肢残人士陈先生体验无障碍升降机。 |
时报讯 昨天上午9点半,杭州地铁1号线武林广场站B入口,阳光炙热。
人们以手遮阳坐着自动扶梯匆匆入站,在自动扶梯边,是分为5段的75个步行阶梯,逆着太阳光向阶梯上望去,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剪影正被车站的乘务员推上阶梯护手边的一个折叠升降平台,周围有一个年轻小伙护着,下面还有几个年轻人拿着纸笔在做记录,引来很多路人纷纷驻足拍照。
这些年轻人,是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而这个场景,是他们开展的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关注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并将绘制出一份杭城地铁1号线无障碍地图。
这份特别的地图,面向行动不便的市民,将对杭州地铁1号线进出口及站内的无障碍设施的位置以及站外的交通、公交车站、学校、商场等周边环境进行地图绘制。预计今年9月,就会呈现到杭州市民手中。
地铁武林广场站务员小张介绍,地铁1号线建设时这些无障碍设施都在设计范围之内。小张还告诉记者,武林广场的无障碍设施被使用的频率还行,昨天光上午半天,就运送了五六位坐轮椅的乘客。
要画地铁无障碍地图
这个“小电梯”就是坐轮椅的朋友进入到武林广场地铁站的唯一途径。
昨天,从武林广场站B入口进到地铁的陈先生,遇上的第一个“无障碍”就是这个“小电梯”。
坐这个“小电梯”需要按通道口的按钮,坐轮椅过验票口,上哪儿找大一些的闸机,哪里才有无障碍厕所?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志愿者,他都不知道。
昨天,除了请到陈先生来做体验。为了体验盲人出行,服务队里有位队员用黑眼罩蒙住眼睛,在另一名队员的帮助下,走过闸机验票口。
成功通过闸机验票口后,还没走完一条盲道,他便摘下了眼罩,说:“太不容易了,好没安全感啊!”
大学生做公益的意义
“有障碍的朋友如何能以最快速度找到无障碍电梯?”“如何能够第一时间找到间距较大,可通过轮椅或者婴儿车的闸机验票口?”“哪里可以找到无障碍厕所?”“哪里有盲道,哪条盲道更快?”这些问题,通通都可以在这份地图上找到答案。
7月,杭州火车东站开通运行,地铁已逐步分担部分公交的交通压力。但对于活动不方便的人们来说,因不熟悉地铁的位置和流程,乘坐时,常会碰到一些尴尬。
服务团赵梦珠说:“希望通过我们的活动,让平时活动不便的人们也能更方便、更快捷地享受到地铁带来的服务。”
服务队的指导老师,也是西湖区残联的欧阳胜强调,这个无障碍地图的受众群体不只局限于肢体残疾朋友。他说:“还有推婴儿车的家长、行动不方便的老人等,都会觉得这挺有用。”
不仅如此,欧阳胜说:“现在杭州只开通了1号线,其他线的地铁都还在建设中,我们也想通过这个活动,把看到的问题反馈给地铁的建筑者,毕竟,建设中还有改善的机会。”
欧阳胜还介绍,这个团队的很多同学都来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可以利用所学专业的优势,发挥专业所长来绘制这样的一份地图,很有意义。他说:“这就是大学生做公益的优势。”
记者了解到,这个服务队去年暑假已制作完成全国首份手绘杭城无障碍地图以及全国首份西湖无障碍旅游地图,获得过浙江省先进实践团队。
将“无障碍”服务进行到底
昨天,刚刚体验完地铁武林广场站无障碍设施的队伍,紧接着赶往了定安路站进行踩点绘图。赵梦珠说,昨天他们一共安排了6组同学对地铁1号线的31个站进行“考察”,每组两到三人,其中龙翔站已于前期考察完毕。
“去年,我们还为盲人录制了语音地图,但是最终因为定位技术无法解决,所以没有成功。”面对这个遗憾,团队成员苏琳说,今年还要尝试。
她说:“如果因为觉得做不到而不去做,那么永远不会成功。”她希望一些网络公司,能对他们指点一二,至少不要一下子拒绝他们。
记者还了解到,这个以大一新生为主的实践团队,心里装着不少杭州的大事。绘制地铁无障碍地图只是他们重要活动之一,接下来他们团队的另一部分队员会到京杭大运河各河段边上,向人们宣传运河申遗,并走进下沙建筑工地为外来务工者及“小候鸟”们做些志愿服务,同时也把地图送给他们。
http://news.163.com/13/0705/02/9302HH8B00014Q4P.html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