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蒋承勇:
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通讯员 倪彦平 陈国利
蒋承勇: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特级专家、中共十七大代表、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
地处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钱塘江畔的浙江工商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与辛亥革命同龄的学校。她的前身是1911年创建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是浙江新式商业教育之先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培养商业专门人才的学校之一。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文学、法学、理学、史学、哲学8大学科门类的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省属重点大学。
近年来,浙江工商大学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结构调整与效益提升、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协调发展与突出特色等关系,注重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浙江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生源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初次签约率连年保持在90%以上,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面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学校怎样坚持科学发展,彰显办学特色,更好地服务浙江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蒋承勇教授。
当前高校面临许多新挑战
谈起高等教育形势,蒋承勇显然有着深刻的思考。他说,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教育需求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浙江地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提出建设“科教强省”的目标,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一切都为高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蒋承勇说,浙江工商大学经过近百年的办学历史积淀,在专业学科、办学条件、管理机制、校园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基础。特别是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学校办学定位、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坚持创新强校、特色名校等方面全校上下凝聚共识,夯实了学校科学发展上水平的思想基础。
蒋承勇认为,当前高校发展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例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已由争取入学机会变为要求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全国高校日益形成分类办学、开放办学的局面,国内外、省内外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任务迫切需要地方高校优化专业学科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等等,这些都对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以改革求发展,大力实施“创新强校,特色名校,加快转型,跻身百强”发展战略,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有效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进一步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走出一条适应浙江经济转型升级需要、贴近地方、服务社会的办学道路,把浙江工商大学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办学特色是一种发展战略
谈到特色办学,蒋承勇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说,办学特色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办学方式和社会公认的、独特优良的办学特征,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办学规模和层次不等于办学水平,办学水平主要体现在办学特色上。大学的办学特色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相对稳定性,是有别于其他大学的办学风格或优良特点,它集中体现在一些优势学科上,但其内涵却辐射并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办学理念,又包括办学实践,其价值在于带动学校的科学发展,并最终以服务社会而被广泛承认。
蒋承勇认为,办学特色不同于办学传统,不具独特性的传统不能说是特色。办学特色也不同于办学优势,它比优势更注重理念的指导。办学特色不仅仅是生存战略,更是一种发展战略。走特色办学之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符合现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也符合浙江工商大学的校史校情。浙江工商大学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秉承“诚、毅、勤、朴”的校训,坚持和发挥商学特色和传统优势,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良好服务和助推作用。
谈起学校的发展思路,蒋承勇认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始终不渝地坚持内涵发展之路、特色办学之路,大力推进质量工程建设,使科学发展观真正内化为学校的办学观。具体到学校的工作,就是围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总目标,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教学管理和改革,争取获得更多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和浙江省行动计划项目;完善学科布局,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重点学科,形成若干优势学科群,明显提升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的影响力;加强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重大理论问题研究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扩大对外合作交流,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塑造包容民主的校园文化,建设充满生机的和谐校园;加强党的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