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某省直单位上班的胡小姐心里有些烦。杭州日前公布机动车错峰出行方案(征求意见稿),可能会在10月份实施。胡小姐老家在温州,她的车是浙C牌照,但她家又在错峰区域内,这意味着,如果按这一方案实施,胡小姐在工作日无法在高峰时开车到单位了。
惠民政策不叫好
记者采访发现,这次征求意见的错峰通行政策并未得到多数市民的赞同。
《钱江晚报》一项调查显示,截至8月11日下午5时,只有14%的受调查者选择了“我看行”。推出错峰通行交通方案当天,《都市快报》开展一项微博调查,有1119人参与,其中不同意的占56%,同意的仅占27%。《青年时报》就此开展的一项调查表明,截至8月9日下午4时,26.7%的人表示支持,表示理解的占6.7%,反对的则高达67%。
网友“老米小事”表示,错峰通行我赞成,但方案要经过统筹规划,不能草草实施。
更多的网友表示,错峰通行不可行。一位网友认为,老百姓买车就是为了方便出行,错峰实际上是限制使用,这不合理,如果限制,车船税是不是也该降低?还有网友认为,错峰限车不是长久之计,是否可以考虑调整道路通行来解决早高峰拥堵问题?比如根据车流特性,在早高峰某些特殊路段设置单向通行,晚高峰则换过来通行,平常时间正常通行。也有网友说,目前杭州实行错峰通行,条件不成熟,不建议实施。目前杭州地铁尚未开通,错峰只有导致更多的人坐公交或打的,这会使原本就拥挤的杭州公交雪上加霜。
网友“有人名柬”说,错峰范围划分有问题,并不是所有道路上班高峰是堵的,应该具体到道路,比如中河高架、建国路等,这样大家可以有选择性地避开拥堵。还有,出城方向和入城方向的道路,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秋石高架由南往北方向相对畅通,而由北往南会堵一些,所以,一刀切的方式划分限流范围并不合理。有关部门不能为了自己图方便“一圈了之”,这是“懒政”的表现。
听取民意是关键
旨在解决交通困境的惠民政策还没出台,却引来一片反对声。问题出在哪里?
杭州市“两难办”工作人员表示,反对的人多是有车族,这些人在买车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今后的堵车会有多严重。
对此,学者王学进认为,虽然反对者中绝大部分是有车族,他们更多的是从自身利益考虑出发反对错峰通行。但撇开其中一些情绪化的言论,仔细考虑会发现,许多反对意见其实很理性、很有道理。这些不同声音往往直指错峰通行将会带来的诸多实际问题。譬如,要接送小孩上下学的家长怎么解决一周内一天不能驾车送孩子的难题,现有的公交车运力能否承担得起错峰通行带来的巨大压力,这些都是很实际的民生问题。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反对这一初步方案,主要因为有关部门在制定方案时,没有充分听取吸收市民的意见建议,也没把制定方案的依据、理由向市民解释清楚,没有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者需要进行科学严谨的调查和研究,要广泛进行听证,只有在征得大部分市民的同意并完善之后才可实施。
省政协常委、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剩勇表示,当务之急不是怎么做,而是先广泛听取意见。如果一定要实行错峰通行,也要给受到影响的群众一个有说服力的理由,了解他们的难处,再制定一个比较妥当的方案。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