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速,各项措施陆续出台的政策背景下,由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浙商研究中心主办、浙商资源网和浙江工商大学浙商博物馆协办的主题为“金融体制改革和浙商发展”春季论坛于2014年3月27日在浙商博物馆举行。来自浙江省政协、浙江省金融办、阿里巴巴集团研究院、广发证券、浙江省改革和发展研究所、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第二代浙商创办的投资公司等机构的领导、专家、企业家和相关学院师生共计近 90 人参加了论坛。与会代表围绕着“金融体制改革”和“浙商发展”的关系,分别从理论与实践的不同方面畅所欲言。
论坛中,省政协副秘书长、省政协研究室主任、省政府咨询委委员盛世豪从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的角度对金融发展的内容及其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关系进行了深入阐释。浙江省金融办金融发展处处长许奇挺从金融政策、资本市场发展、互联网金融和金融国际开放的角度,分析了金融改革对浙商的影响。广发证券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崔海峰从实务和市场投资的角度谈了“金融体制改革的目的”和“浙商在金改当中如何把握商机”两个主题。阿里巴巴集团研究院高级专家崔瀚文结合阿里巴巴支付宝、余额宝的发展历程,从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金融产品数据化角度发表对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解。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池仁勇就金融改革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融资乃至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发表了观点。浙江经纬投资有限公司汪军结合自身实践认为,浙商的创新精神是非常充足的,目前重要的是如何怎么利用互联网金融开展创业。杭州投哪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陈秋东对如何做好互联网金融,从诚信、专业、耐心,金融产品数据化等方面给出了见解。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深入分析浙江经济与浙江金融的关系,观点发人深省。浙江向上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裘宁敏就初创型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表达了看法。
来自学术界的代表们也发表了他们的观点。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郝云宏提出,在从内部研究金融体制改革时,也应该从外部对其发展进行解读,从而寻求一条合适的金融体制改革道路,并对此提出了四点建议。浙商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吕福新对金融改革的方向和路径问题、浙商发展的需要和障碍、浙商及浙江的选择和作为这三个方面阐述了观点。原浙商研究中心主任张旭昆指出,金融体制改革首先要确定目标模式,然后确定改革顺序,并就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春福认为,要把金融体制改革放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当中,甚至放到整个政府体制改革当中去研究。
概而言之,本次论坛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这三个方面:第一,金融体制改革应该着眼于促进实体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聚焦于金融自身的操作性环节;第二,金融体制改革应该确立“大金融”的改革理念,跳出金融看金融,有力促进金融机构自身以及金融机构、实体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既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有效竞争,也扩大产融结合的协同效应;第三,浙商应该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寻找适合自身的商机,并大力提升参与金融项目与资本运营的竞争力,合力培育新型商业文明。论坛不仅有利于广大浙商了解相关金融政策及发展趋势,从中寻找战略性发展机遇,也有助于专家学者从企业角度分析金融政策,实现浙商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对接。
“金融体制改革和浙商发展”春季论坛在杭州举行-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www.cssn.cn/zx/zx_skyskl/skyskl_new/201404/t20140403_1056957.shtml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