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创新奖学金评审机制

来源:钱江晚报  发布日期:2014-04-14   字体:

万元奖学金谁拿,学生说了算

  本报记者 林晓莹 通讯员 陈国利

  近日,一场争夺万元奖学金的评审大会在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举行。与传统的评审大会有些不一样的,本场比赛决定谁是最终赢家的评审,不是老师,而是来自学院29个班级的58名学生评委。

  这是杭州商学院特等奖学金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次由学生担任评委。

奖学金候选人16进12,由58名学生全程参与评审

  16名特等奖学金候选人一字排开坐着,轮流上台发言,最后接受学生评委的提问。结束后,学生评委依次将自己的选票投进投票箱,计票人员对选票进行了仔细的核对和统计后,当场宣布杭州商学院2013年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名单,最后前12名入围名额。

  “看到台下这么多同学评委,手脚都发抖。”特等奖学金候选人黄斌梅上台做了5分钟的发言后下来表示这比老师是评委来得紧张,“因为是学生当评委,要求就会更高,演讲稿我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星期,背了不下20遍。”

  作为特等奖学金的候选人将以公开答辩的方式进行,分为自我展示、评委提问、评委投票、计票和公布结果五个环节,全部现场完成。

  马芳萍,也是特等奖学金候选人之一,她告诉记者:“让学生担任评委我感觉很不错,作为候选人,我们不知道谁是评委,更能充分地保证答辩公平。”

  那么,是不是每位学生都可以做评审?怎么选?

  据了解,参与终极评审的58名学生评审,以及海选阶段的348名评审,全部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学院随机抽取的方式产生。

  学生评审消息一出,学院里热闹起来,短短一周时间内有数百余名学生应聘。学院根据报名的先后顺序及各班平衡等因素,最终确定了首届学生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选出的学生评委经过统一培训直接参与特等奖学金的评审工作。

  在评审工作组还将对学生评审的形式进行设计,过程进行监督,结果进行公示。

  坐在评审席中的王思懿说,得知自己成为一名评审后,认真学习了所有参与者的个人材料。“一直以好学生自居的我,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好多。学生全程参与对其他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教育和鞭策更大,给学生的感触更深。”

把权利交还给学生,行使自己的职责

  特等奖学金是杭州商学院在校学生奖额最高的综合奖学金,用于奖励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关心集体、社会公益、创业实践、社团活动方面有突出表现,被师生认为特别优秀、印象深刻的学生。

  杭州商学院党委书记袁金祥表示,奖学金评审邀请学生担任评委,将学生最高荣誉的评审决策权交给学生行使,最大程度保证了评审的民主性和公正性,是杭商院学生工作实行民主管理、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学校的各种奖学金评定中,特等奖学金象征着校内的最高荣誉。除了一张获奖证书外,还会有高达10000元的现金奖励。对普通学生来说,这不是个小数目。将这一重任交给普通学生,能否保证客观、公平、公正?

  “从前期工作效果来看,在学生中反响还是不错的,这种疑问也消除了。”杭州商学院党委副书记严毛新告诉记者,“把民主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行使自己的职责,参与到和自身利益相关的活动中去,我们对学生们有信心。”

  严毛新表示,学院创新特等奖学金评审方式,实行学生主导评审机制,今后学院还计划建立“奖学金评审发展工程”,旨在逐步把奖学金的评审过程转变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育人过程,引导学生主式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学院提倡的“学生就是大学”的理念。

钱江晚报
http://qjwbepaper.qjwb.com.cn/html/2014-04/14/content_2613398.htm?div=-1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丨  邮编:310018 丨  电话:(86)571-28877777 丨  传真:(86)571-28877222
浙ICP备05073962号 丨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