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生九年暑假“接力”支教山区小学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3-07-25   字体:

    新华网浙江频道7月25日电(冯益飞)为改善山区小学的教育状况,自2005年始,来自浙江工商大学杭商院的志愿者每逢暑假,就“定点”去往丽水的荷地镇中心小学开展支教活动。

    2013年暑假,支教活动开展的第九个年头。当载着大学生志愿者的大巴车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向上,缓缓来到荷地小学校门前,孩子们的欢呼打破了小镇傍晚的静谧。他们知道,这是支教老师来了。

    见证9年山区巨变

    据2013年支教队队长姚永杰介绍,9年来,学院共派出志愿者300余人,间接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直接受益的当地孩子1300多人。

    吕峰敏是第一届支教志愿者。象牙塔之外的天空一直是她所向往的,当学校要招募支教志愿者时,她第一时间报了名,吕峰敏回想起当时的场景还是感慨万千,“土房子,没地方上课,甚至没地方睡觉吃饭上厕所。”

    杭商院招就办主任陈承利是第一年的带队老师,据陈承利介绍,当时支教志愿者住在山脚下的危房里,上厕所、吃饭等都是大问题,学校条件非常艰苦,他说:“当时安全问题非常突出,来上课的学生们家里都住的比较远,由于路况比较差,每天都要走数小时的山路。”

    如今的荷地小学,建有崭新的教学楼。一条柏油马路穿过小镇街头,已全然不是九年前的模样。眼见改观,陈承利笑着说:“现在都通路了,孩子来上学也安全了,作为支教老师也受益不少。”

    校内校外联动 延伸支教理念

    在暑假之前,志愿者组织了一场以废旧物品换手机贴膜的活动。同学们可以用2个可乐瓶换取一个手机贴膜,而志愿者将废旧物品卖掉,得到的收入,就能充实暑期支教的资金。

    在杭州西湖区东山弄社区内,志愿者也成了常客,他们组织的“为山区儿童捐书、捐衣”等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

    在大学生的感染下,东山弄社区在2006年开始与山区贫困小孩结对,目前已有21户家庭与社区结对,社区俞主任非常支持大学生的支教活动,她说:“大学生们不但只是为山区孩子教课,还为他们寻找走出大山的机会。能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社区肯定支持。”

    “大学生支教往往受限于时间。离开被支教地后以何种方式延续支教,一直是个困扰广大志愿者的问题。”杭商院党委副书记严毛新说,“学院志愿者通过校内校外的联动,使支教成为了全校学生甚至是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活动,延伸了支教的理念,非常值得肯定。”

    志愿者成了孩子的知心朋友,“我们会将支教坚持‘接力’下去”

    2013年暑假,志愿者王芬主动要求到荷地小学支教,这是她第二年参加支教。她说,“就是为了来看看孩子们。”

    山里孩子的淳朴、天真给王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去年支教结束后她便和班上的同学结下了缘分。王芬说,她一直和同学们保持着联系,平日里的书信联系使她与同学们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偶尔同学们还会打个电话跟她问好,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同学们也愿意与她一起分享,她说:“他们虽然还是叫我一声王老师,但是我和同学们的关系已经完全是朋友了。”

    志愿者董佳蕾今年刚毕业,“来看看孩子们”成了她“跋山涉水”的最大动力。

    荷地小学的老师们说,大学生志愿者能长期结对,这是山区孩子们最需要的。

    “我们会将支教坚持‘接力’下去。”这是大学生共同的心声。(完)

http://www.zj.xinhuanet.com/newscenter/focus/2013-07/25/c_116685809.htm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丨  邮编:310018 丨  电话:(86)571-28877777 丨  传真:(86)571-28877222
浙ICP备05073962号 丨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