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江工商大学教工路老校区内的浙商博物馆
浙江在线·浙商网10月11日消息(实习记者 刘礼文)“磨剪子来,戗菜刀……”这段最早记录于明清时期的叫卖声已渐渐远离现代人,但它所记录的浙江商人形象却成为永恒和经典。这不,还未走进浙商博物馆,这段高亢悠长的哟喝声便传入耳中。
旧器物书写浙商艰辛创业史
宗庆后的三轮车、潘阿祥的象形文字电话本、徐冠巨的大土缸……这些看似是平淡无奇的老物件,却记载着浙商们创业的一步步脚印。
宗庆后筹建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娃哈哈前身)的设想手稿
记者跟随讲解员进入博物馆内,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的创业发展史便赫然出现在眼前。仿佛时光倒流,看到了42岁的宗庆后正骑着三轮车在大街上叫卖汽水冰棍,也看到了宗庆后一笔一划写下食品厂的设想草稿。在这里还有娃哈哈早期生产设备——易拉瓶自动灌装机,尽管早已完成使命,但仍被性情中人宗庆后精心保存至今。
在宗庆后板块的区域内悬挂了三张特别的照片:一张是1992年,宗庆后获“杭州上城区经济开拓功臣”10万元奖金后泪流满面;另一张是2002年,他获杭州市政府重大贡献奖300万奖励后落泪;还有一张是2008年5月,已63岁的宗庆后在“抗震救灾特别节目”现场接受采访时黯然泪下。
无论是他个人的艰辛创业史,还是其社会贡献,宗庆后都是值得仰视的浙商。这位用一瓶饮料建立起价值800亿资产商业帝国的中国首富,用一个“三次热泪”的故事再次展现他性情中人的一面。
阿祥集团董事长潘阿祥的象形文字电话本
在众多令人难忘的旧物中,还有一件特别的藏品——来自阿祥集团董事长潘阿祥的象形文字电话本。翻开这本特殊的电话本,记载着潘阿祥自创的一个个类似象形符号的图样。博物馆的讲解员说:“由于潘阿祥没读过书,所以他自创了这套书写符号。他用铁塔、飞机、汽车等图案分别代表管电力、招商、交通的领导。”博物馆负责人补充说:“当时潘阿祥在捐赠这件藏品时万分不舍,特意再抄写了一本用来自己收藏,将这本原稿捐赠给了博物馆。”
如宗庆后、潘阿祥这般的浙商“富一代”还有千千万万,白手起家的故事无数,成功的案例多如牛毛,而浙商博物馆想要保存不仅仅是他们的财富数字,更重要的是浙商们成功背后的心路历程。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