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东
实习生 应苏霞 记者 方秀芬
“让时光见证您的光荣与梦想。”40多名浙商依次走上台,将写有自己梦想的信封放入两个金色的鸡蛋状“时间胶囊”中。昨日,浙商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位于浙江工商大学教工路老校区,现有三大展厅十二大板块,陈列着一千余件(套)各类实物资料,面积达三千平方米。
开馆典礼上,还开展了两项有趣的活动。一项以“浙商2018我的梦”为主题,请浙商写下自己的梦想,装入“时间胶囊”中,在浙商博物馆开馆五周年纪念日之际将由本人启封。另一项,知名浙商将向浙商博物馆捐献公益时间(1小时起),志愿为浙商博物馆提供讲解、讲座等公益服务。
“魔法翻书”记录浙商的故事
“千年商脉”、“筚路蓝缕”、“钱塘春早”、“破冰起航”……全馆十二大板块囊括了从古至今、从本土到全国再到海内外的浙商信息。
“哇”一本桌子大小的“书本”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这是魔法翻书,就跟哈利波特的魔法书一样。”讲解员边说边演示起来。用手在右边“书页”附近轻轻一挥,“书本”就自动翻页了。“近200页的书本里,记录了浙商的文本和音频资料,阅读起来很方便。”讲解员说。
三楼展厅里有一块大大的展牌,上面写着“浙商才艺点播区”,旁边放着一些耳机和电子屏设备,只要你戴上耳机,就可以欣赏到浙商们的表演了。
每件物品都藏着致富故事
一本“象形文字”电话簿、一辆锈迹斑斑的三轮车、一架古老的丝绸织机……馆内陈列着许多陈旧的物品。而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有一段浙商人创业致富的故事。
泛黄的电话簿上,每个电话号码前没有名字,只有一些歪歪扭扭的图案。原来,这是浙江振兴阿祥集团董事长潘阿祥早年用的电话簿。潘阿祥儿时家中贫困,从未上过学,也不识字。平时通过电视新闻了解信息。为了记事方便,他自己发明了一套“象形文字”:手枪代表公安局长,毛竹代表竹乡安吉的领导,铁塔代表电力局领导,一头羊代表姓杨的朋友……就是这样一本电话簿,一直伴随着潘阿祥的创业之路。
如潘阿祥这样通过自身努力发家致富的浙商还有很多很多。人们只看到了他们现在的成功,而忽略了他们成功路上付出的努力。浙商博物馆的这些旧物正是提醒我们,关心他们背后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