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爱心伞静候“失踪”同伴归队

来源:青年时报  发布日期:2013-11-26   字体:

时报记者 张晶 实习记者 周宛诗丝

  时报讯 这两天,浙江工商大学的学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爱心伞宣传——增设新伞,请学生们能爱护及时归还;寻找旧伞,将“遗忘”的爱心一点点找回来。

  这是学校第二年进行爱心伞活动。去年设置的220把伞,除了两三把伞尚存,其他都一去不复返了。今年,他们除了会为爱心伞借用条件“加密”,也要把曾丢失的伞一把把地找回来。用他们的话来说,学校里的师生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相信大家的素质应该是好的。


  公共福利变成私有财产


  去年9月,浙江工商大学日语学院为了让师生在雨天方便借伞,在校园教学楼、图书馆以及学院楼共投放了220把“爱心伞”,没有设置任何借用条件,只要求借用后能及时归还。但是,一年下来,伞架上却只剩下两三把伞,其余的伞都“不翼而飞”。

  活动负责人徐茜说,这个学期刚开学,几个同学想要去了解一下“爱心伞”的活动效果,并重新统计一下伞的数量,结果发现220把雨伞,在公共租借区内所剩无几。这些同学很细心,这个观察期一直持续到现在。在他们的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只要天一下雨,消失了的“爱心伞”就会出现在伞架,“我们的伞都是一家公司赞助的,上面印有公司广告,很好找的。”

  奇怪的是,但是一天晴,伞架上又是空空如也。

  可见“爱心伞”确实还是有帮助的,只可惜原本的公共福利却变成了部分同学的私有财产。

  那些伞还回得来吗?徐茜无奈地表示,如果能找回来当然很好,但是,怎么去找伞?如果要一间间寝室去找,工作量实在太大了,全校那么多学生谁知道是谁拿了呢。而且活动正好过去一年,活动负责人正在换届,新进成员工作一时很难跟进,“我们希望它们的临时主人能够将它还回来。”


  有需要还会继续投放伞


  虽然“爱心伞”的借还出现了问题,但是学生们相信丢失的“爱心伞”只是暂时“迷失”回家的路,通过新投放的爱心伞,会让那些临时主人们良心发现。

  为此,今年,日语学院减少了“爱心伞”投放,只新增80把。为了方便管理,投放地点只限于图书馆和自己学院楼。徐茜表示,活动组织人员已经和爱心站的负责人员还有保安沟通好了,由他们进行监督,借伞必须进行登记。另外活动负责成员会进行定期监督,电话联系那些两周还未归还雨伞的同学。

  相比之下,首次组织“爱心伞”活动的工商管理学院李盈盈同学,对雨伞管理更显乐观。她觉得大学生毕竟素质普遍较高,只要管理方式稍加完善,他们一定能够及时归还。“已经投放了50把伞,之后会再加投100把。借伞的学生必须出示学生证,准确登记信息后才能外借。另外,会在雨伞上打印学院名和公益标语,进行督促并防止学生将‘爱心伞’与自己的伞弄混,还会成立小分队,及时清点并每天晚上进行归置。”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3-11/26/content_465708.htm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丨  邮编:310018 丨  电话:(86)571-28877777 丨  传真:(86)571-28877222
浙ICP备05073962号 丨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