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生毕业考核趋向多元 作品可替代论文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10-07-19   字体: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杨晨光

  访谈嘉宾:
  谢雪 四川大学2010届本科毕业生
  张小元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
  李金昌 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

  【本期话题】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不高,这些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问题。日前,据媒体报道,部分学校开始尝试多元化的本科生毕业考核方式,以改变这一现状。浙江工商大学出台《普通本科生科研作品代替毕业论文(设计)暂行办法》,从2011届毕业生起开始实行。而四川大学今年已在该校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进行了试点,毕业生可用与专业相关的作品、设计、调研报告等代替毕业论文。
  这种改革是否意味着取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它对本科生的培养有什么意义?记者约请了相关院校的学生、学院负责人以及学校主管领导,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
  记者:不少人建议,取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几位怎么看?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当前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谢雪:不是说写论文不好,而是现在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学生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多人并不想以后搞学术,只是想找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对实践、实习更感兴趣,但学校的考核方式只有写毕业论文这样一种。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为了达到要求,不得不东拼西凑、复制粘贴,忙于应付。
  张小元:今年,我校在系里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尝试了新的毕业考核方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有些媒体报道,说我校将取消毕业论文,实际并非如此。这些年,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说实话很不令人满意。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本科生的个体差异扩大了,体现出层次性,学生都有自我设计,单一的论文考核方式就不太适用了。而想尽办法防止学生抄袭,我觉得是比较低端的做法,要从根本上引导学生,为这批学生设计一个合适的考核方式,让他们愿意去参加,自然就不会弄虚作假。
  李金昌:目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未能充分体现出作为本科教学最重要内容和教学环节所要达到的作用,不少学生在毕业前忙于实习和寻找就业岗位,对毕业论文应付了事,或匆匆忙忙拼凑一篇交差,甚至发生抄袭和花钱买论文的现象。因此,毕业论文质量难以保证。有一种意见认为应该取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但需要考虑的是,本科生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是什么、是否达到了目的、如何去实现目的等问题。我认为,高校应该根据各自类别和人才培养定位的不同,进行多样化的选择。 
 
调研报告竞赛获奖作品都可代替论文

  记者:听说四川大学今年就有学生参加了不写毕业论文的考核方式,是怎么进行的?
   谢雪:学校在去年出台了新政策,提出毕业论文(设计)可以是作品、调研报告、竞赛取得的成果、在报刊杂志发表的优秀文章等,学院今年开始试点,我成为3名选择新模式考核的学生之一。我曾经在一家中央媒体和一家地方媒体实习过,见报的稿件有2万字,也有一定数量的头版头条、独家报道等,有的报道还被中央电视台读报栏目摘读过,这都符合学院的规定。经过精心准备,在答辩会上,我用PPT展示了实习成果,还按照要求写了一篇3000字的分析性报告,回答了校内外答辩专家提出的一些问题。之所以这次选择新模式的学生比较少,我认为这种考核是第一次进行,有一定风险,准备时间也比较紧张,媒体关注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很多学生还是选择了传统论文的方式。
  张小元:第一次组织这样的考核,现在看效果还可以。3名参加新模式考核的学生,1名上了研究生,2名已经和全国知名媒体签约。他们所写的小论文实际上是一篇学理说明,主要是把自己成功的作品加以分析,与传统论文相比,写作压力要小得多。几位受邀参加的媒体专家表示,这样的学生实践能力强,又有理论功底,正是媒体需要的。这3名学生顺利通过答辩后,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低年级学生表达了想参加新模式考核的意愿。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创造的热情

  记者:对本科生的毕业考核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最终是要达到什么目的?这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具有什么作用?
  谢雪:最起码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更明确,及早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要找好工作的学生,就可以积极投入实践,丰富成果和作品,到毕业时就可以专心寻找就业机会,而想做学术的学生,就可以在理论学习方面多下功夫,不像以前,实习、找工作的时候还要想着写论文。
   李金昌:我想,多数学生还是要做毕业论文的,因此,对于绝大多数高校和学生来说,应该更加注重论文的内容而不是形式,应该允许高校有自己的规定。如果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能够完成规定的科研作品,说明他已经具备一定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已经达到了毕业论文教学目的和要求。我们没有必要过于看重具体的形式,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能力。
   张小元:这种毕业论文考核方式的改革,充分尊重现实和学生,它将影响学生整个大学4年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比如,原来,我们考学生“泰晤士报是哪年创办的”,学生需要背下来,但是,现在我们考学生“分析泰晤士报的办报思路”。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我们就用他感兴趣的方式去考核他,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重新被激发出来,不再被动地学习,而是主动思考、主动创造。无论成绩怎样,这都是他们今后成长的宝贵财富。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丨  邮编:310018 丨  电话:(86)571-28877777 丨  传真:(86)571-28877222
浙ICP备05073962号 丨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