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浙江省大学生诗歌征文大赛颁奖典礼”昨举行
诗歌,离我们很远又很近
本报讯 昨天下午,由浙江省作家协会、杭州市文学联盟和浙江工商大学扬帆文学社共同举办的“钱塘诗会——首届浙江省大学生诗歌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浙江工商大学举行。这场颁奖典礼并非仅仅止步于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相互切磋,也吸引了潘维、郁雯、王自亮、泉子等一批诗人前来捧场。诗人们齐聚于此,均是受了后辈们的感动。诗人王自亮不禁感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遇见写诗的人特别激动。诗,它不能改变生活常态,不能产生物质力量,但可以提升内在。”
本届钱塘诗会的诗歌征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省内17所高校征集了1108首参赛作品,最终选取10首入围。王自亮说,虽然学生们的作品不乏青涩之处,但有这么多人写诗、喜欢诗,我们应该鼓励。从这一点来看,这个活动的意义已经超越诗歌本身,重要的是诗歌对他们的影响。
潘维被诗坛誉为“现代汉语之美硕果仅存的高地”。但他说,靠写诗养活自己会饿死。那诗人们的另一层身份是什么?潘维是一家公司的文化顾问,泉子在民航工作,郁雯在杭州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任执行董事,王自亮是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诗人们与普通人一样为工作所累,但潘维觉得,正是诗歌让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变得有力量;泉子认为诗歌是以一种缓慢、修行、悟道的方式去认知世界,净化自我;王自亮深觉诗歌帮助自我完善人格;而郁雯在写诗的过程中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与时间对话、与自我对话。
但在获奖的青年学子眼中,诗歌有另一番意义:“诗歌是一种态度,是庄子的《逍遥游》中那份自由的状态。”这是获奖者邓昭的诗歌理想。
陈才生于海子的故乡安徽,谈及海子言语中有份尊敬,“当我置身于其中(写诗),会获得一份安宁。诗歌会成为我的信仰,就是那种神圣的、永远不会消失的力量一直支撑我。”
箫笙的获奖作品《迷花恋》洋洋洒洒几千字,他说这首长诗记录了他一部分的青春。“一个真正的诗人,是对幸福无止境的追求。所以,写诗,不为博取名利,不为讨好佳丽,只为自己心灵的成长。” (本报记者 王湛 实习生 虞珊珊)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