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百年文化 培育商海精英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11-05-04   字体:

 

传承百年文化 培育商海精英
——访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蒋承勇
 
        作为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积淀的知名学府,浙江工商大学在改革发展中始终坚持挖掘和弘扬学校的深厚文化积淀,致力于大学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积极探索文化强校之路。在学校百年华诞即将来临之际,笔者与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蒋承勇教授作了一次深谈,梳理、展望浙江工商大学的发展思路和做法。
 
        笔者:浙江工商大学与辛亥革命同龄,她的前身是创办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校。今年百年校庆之日,横跨两个世纪风风雨雨的浙江工商大学会以什么样的华章来迎接百年华诞呢?
      蒋承勇:浙江工商大学的百年办学历程,是艰难而又辉煌的。1911年,开明人士郑在常筹资创办了浙江工商大学的前身——杭州中等商业学堂。经过一代代商大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才成就了今日之浙江工商大学。一百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商大学子从校门走出,奔赴神州大地,投身民族救亡图存和建设新中国的历史洪流。
          近年来,学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现有在校生33400余人,拥有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文学、法学、理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和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风雨历历两世纪,硕果累累一学府!我们为浙江工商大学的今天而自豪。
        笔者:漫步于美丽的现代化的浙商大校园,仍能感受到百年文化的历史积淀。对于这样一种大学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您又有着怎样的解读与评价呢?
      蒋承勇:相信一代代的浙商大学子徜徉在这美丽校园中也会有着与您同样的感受。在受惠于这份独特的文化熏陶与滋养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追寻和思考。借这个机会,我想围绕“浙”“商”“大”三个字谈一点感想。
       第一个字,“浙”,回顾过去的百年,浙江始终是我们学校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近年来还以宽阔的视野,融入地方,依托行业,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使学校的根在浙江大地上扎的越来越深,浙江工商大学只有在浙江的大地上把根扎的更深,才能汲取更充足的营养,才能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立足浙江,服务全国,浙江工商大学在未来的百年也必定能走向世界!
         第二个字,“商”。回顾过去一百年,商科始终体现着浙商大的办学特色,100年里学校曾经16次更名,百年校庆前夕,学校重新启用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的老校歌,可以说商科是学校百年办学一以贯之的特色。学校百年校庆之际,专门举办了“百年商大 世纪浙商”主题论坛,通过大学校长与浙商精英的对话,探讨商科人才和各类人才培养之路,从而进一步推进浙商大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努力把浙江工商大学打造成新的浙商成长的摇篮,进而也推进浙商和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可以说,“商”把浙江工商大学和浙商共同的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它点出了学校办学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也表现出了我们的学校在未来的百年对办学特色的更高祈求!
         第三个字,“大”。浙江工商大学过去的百年在物的层面上已经是今非昔比。至于人的层面、魂的层面也有显著提升,不论是学校的教师还是培养的人才,我们无疑可以说人才辈出,但是我们还不能够说培养了大师、大学者、大专家、大商家、大政治家。现在的杰出校友,对过去的浙江工商大学来说,或许他们够大,或者说算大,未来百年类似的大的人物无论是出自教师还是出自毕业生,如果未来的百年历史给出的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显出了浙江工商大学的大气,学校也必定拥有了更为强劲和充足的大师之魂,这个“魂”使我们这座学校走得出象牙塔,也守得住象牙塔,使我们的教师拥有了更广阔的自由、民主、包容、创新的精神文化,使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实现专业成才、精神成人,在更高境界上成为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相信只要我们能保持这种自信与勇气,坚持自觉继承和发展创新,并脚踏实地不懈努力,100年后的浙江工商大学必将拥有我们所期待的大气、大魂、大师、大商以及更多的大。
        简言之,“浙”是我们的兴校之源,我们源于浙江,还要立足浙江、扎根浙江,与浙江经济互动,为浙江经济建设服务;“商”是我们的强校之宝,我们要大力弘扬商科特色,将商科做大做强;“大”是指大学精神的宏大和办学目标的高远,我们要以浙商的创业创新精神,培养新一代商海精英。
         笔者:接着您刚才讲到的“大”想说,现在很多人针对一些大学校园建设的宏大壮观,提出中国大学不缺大楼,独缺文化,您是怎么看呢?
         蒋承勇:我国高等教育经过近10余年的快速发展,绝大多数大学的办学硬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成片的高教园区、宽大的校园、崭新的校舍,成了各地城市的亮丽风景线。全国的在校生总量翻了几番,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这些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巨大成就。但是不可否认,这主要是量的扩张,在大学的建设发展中,确实存在你刚才所说的“不缺大楼,独缺文化”的现象。大学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所大学如果缺乏深厚的文化内涵,永远不可能成为卓越的大学。大学也是社会文化的思想库,一所大学如果仅有现代化的大楼而没有文化的滋养,不免浅薄,既不可能担负起引领全民族的科学、民主、道德精神的使命,也不可能远离急功近利、浮华喧嚣,最终将会偏离求真务实向善的目标。不过,我们还应看到,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种天长日久的积淀。当我们批评现今大学建设中的一些问题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中国的大学总体上还很年轻,与国外动辄具有几百年办学历史的大学相比,我们还仅处在起跑线上。而且我们还应看到,前些年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对接收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最为重要的是扩大招生规模,增加入学机会,所以大学都将基础条件建设放在了第一位,从而忽视了文件建设和内涵的提升,或者也顾不上,加之历史的积淀本身需要时间的延展。文化是大学之魂,是大学持久的和潜在的隐性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逐步稳定,大学的竞争会由规模竞争上升为文化竞争、办学特色竞争,大学文化建设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日前,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说,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大学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大学文化会逐渐丰富、繁荣起来。
       笔者:从您刚才的谈话中,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您十分重视对文化的自觉与坚守。在您的字典中,文化自觉的涵义和大学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蒋承勇:可以这样理解。首先文化自觉不是一个孤立的理念,而是一种文化性格,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和发展趋向。其次,文化自觉和大学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呈现:第一,大学是一个文化组织,其使命就是传递文化、保存文化、创新文化。这种传递、保存和创新本身就是一种积累,如果对文化没有一种自觉和坚守,其使命很难完成。其次,任何一所大学在其长久的活动中都会形成自身的一种办学风格,但只有当这种办学风格上升为组织的一种文化后,它才会使组织成员产生一种心理契约,并产生自觉行动,从而帮助组织履行使命。所以文化自觉对大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从中外大学的发达史来看,那些著名的大学没有一所没有自身独特文化的,它们的发达史也就是它们对各自文化的坚守史。
       笔者:看来,对文化的自觉和坚守对一所大学的发展非常重要,那你们大学是如何践行这种自觉和坚守呢?
        蒋承勇:首先要保持自己的办学传统。作为一个文化组织,传统是一所大学的文化基因,在办学过程中丢弃传统就等于丧失了办学优势。前些年受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许多大学曾一度迷失了办学方向,一味地求大求全,我们学校总体上还是守住了自己的底线。特别是经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认识到,我们有着百年的商科办学历史,“商”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应围绕商科形成自己独特的大学文化特色。
      其次,要围绕传统进行不断地创新,使之得以发扬光大。对自身文化的自觉和坚守并非意味着固步自封,抱着传统不放,相反它是在传统基础上的一种锐意进取和不断创新。比如,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是经济学、管理学,为增强学科建设的活力,培养当今经济社会需要的跨学科交叉型、复合型人才,我们提出了“大商科”的概念,将食品科学纳入传统的特色学科,在重点发展特色学科的同时强调特色学科的辐射效应,通过特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复合,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目前,我校的办学特色已上升到学校办学的文化层面,并贯彻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和办学实践中去,引领学校前行。
再次,要强调文化品牌的建设,通过文化品牌扩大学校文化的影响力。比如,为发挥特色学科的优势,创立特色学科专业教育品牌,我们建立了章乃器学院等形成品牌的学院;为增强特色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我们成立了现代商贸研究中心等凸显优势的研究机构。2010年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在教育部16个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评估中位列全国第一,大大彰显了我校了文化特色。
         最后,还要重视文化载体如校训、校歌、校标等在文化自觉和坚守中的作用。在大学文化形成方面,校训、校歌和校标体现着学校的办学传统、文化内涵与办学理念,是表达学校文化和传递学校形象的重要符号和标识。为充分体现学校新的发展理念和办学特色,更好地表达与传递学校的文化形象,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训、校歌、校标内聚人心、外展形象、传承历史、激励奋进的作用,值迎来百年校庆之际,我们特别重视校训、校标、校歌来凝聚和弘扬学校的精神文化传统。
       笔者:浙江工商大学的校训是“诚、毅、勤、朴”,这一校训对文化自觉的彰显有何具体体现呢?
      蒋承勇:我校的校训是对“浙商大”文化的高度提炼,体现着我校之大学精神和人才培养目标最高指向,所以,可以说它也是对我校文化自觉的一种彰显。四字校训言简意赅、意蕴深远。“诚”即诚信、真诚,意在培养诚实守信、胸怀坦荡之品格;“毅”即坚毅、刚毅,意在磨砺开拓进取、坚定执着之意志;“勤”即勤奋、勤勉,意在养成刻苦学习、不懈探索之习惯;“朴”即朴实、纯朴,意在追求朴实自然、从容淡定之境界。我们的目标是培育商海精英,商海精英一定要有“诚、毅、勤、朴”之品格。
      笔者:作为一所有着百年积淀的知名学府,在挖掘和弘扬学校的深厚文化积淀,致力于大学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方面,近来还有哪些创新之举吗?
       蒋承勇:在百年校庆来临之际,学校根据广大师生和校友的建议,还设计、建造了百年校庆纪念门。纪念门是浙商大精神的象征,在百年的奋斗中,历代商大人秉承“诚毅勤朴”校训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铸就了朴实而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浙商大精神。此外,一位著名校友还捐资建造了象征着学校能够勇立潮头、再攀新高、问鼎一流的纪念鼎。同校训、校歌、校标一样,纪念门和纪念鼎也是“浙商大”的标志,是“浙商大”精神的象征,是“浙商大”文化的一部分。
        笔者:您刚才提到浙商大的培养目标是商海精英,那么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学生作为建设的主体,您如何看待他们的作用呢?
        蒋承勇:大学文化最终都归结或体现到人才培养的特色上来。人才培养特色才是根本。如果说一所大学培养的学生有特色,那么这所大学就可以说是有文化的。相反,如果一所大学培养的学生没有什么特色,那么就不能说这所大学有多么高深的文化。学生是大学教育的接受者,也是大学资源的输入者,大学形象的传播者。大学的文化特色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要靠毕业生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来支撑。比如,哈佛大学等世界著名的大学之所以闻名,不是因为它们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因为它们培养出来了许多一流的学生。因此,在大学的文化建设中,不能忽视学生需求,要以学生为主体,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笔者:您能否介绍一下,近年来浙商大为积极探索文化强校之路进行了哪些改革创新吗?
        蒋承勇:去年学校召开了浙江工商大学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党代会,会上提出了“创新强校,特色名校,加快转型,跻身百强”的发展战略和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这次党代会后,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进一步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了10多个改革文件。
         近年来,学校还开展实施了“蓝天计划”和“大地计划”。“蓝天计划”是学校教育国际化、开放办学的行动计划;“大地计划”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行动计划。“蓝天计划”和“大地计划”旨在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推进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实践的密切结合,让我们学校从大地起飞,在蓝天翱翔,成为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鹏。
         展望未来,我们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新实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引领的能力,实现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丨  邮编:310018 丨  电话:(86)571-28877777 丨  传真:(86)571-28877222
浙ICP备05073962号 丨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