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浙江频道5月15日电(王丽梅)近日,“中国MBA师资开发及办学能力建设计划”院长培训会在浙江工商大学举行。来自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代表、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浙江工商大学MBA学院、郑州大学商学院等国内15所MBA院校的37名院长们与会,交流、探讨如何做好一个院长。
“很多人认为教管理的一定会擅长管理,其实不然。教管理的人本身是学术性地研究管理,而很少实际去管理一个学院或组织。所以,如何带好这支有着丰富管理理论的教职工队伍,是院长面临的一大挑战。”清华大学研究生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斌认为,做一名院长,必须找准职业定位,必须从学者向管理者过渡。他说,“领导成效不是以你发了多少论文,带了多少学生来衡量的,更要看整个组织是否有效地走在路上。”
浙江工商大学MBA学院院长乜标参加了此次院长培训会,他告诉记者:“淡马锡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学院队伍主动性的发挥,完成了由好教向“好”教的转变。院长培训更是启发了我们的延伸思考,将国际商学院的理念根植于中国本土办学的过程中,这是重要的收获。”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郭晓川说,经过两期8次院长培训会的交流学习,发现他这个管理学院的院长越来越像个“院长”了——无论是从职业水平、能力、思考问题、表达问题的方式还是办学理念都越来越职业化。
据原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经管学院院长赵纯均教授介绍,“中国MBA师资开发及办学能力建设计划”是一个帮助中国大学提高企业管理人才培养能力的公益性项目,由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和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共同合作。
赵纯均说,这个项目实施以来,参与院校的教学质量及其MBA教育项目均有很大的提高,院长个人能力、师资培训及职员的管理能力都有了大幅提升。带动了所在地区其他管理院校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培养质量更高、数量更多的管理人才做出重要贡献。而受训教师参与的诸多企业案例更是被收入哈佛案例库、亚洲管理案例集、加拿大案例库,成果斐然。
来自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计划和合作部总监李世诚说:“淡马锡基金会致力为亚洲社区做出贡献,主要任务是通过教育、健康护理、知识和研究,投资于未来一代。此项捐赠将用于支持中国援助院校与受援院校建立伙伴关系,进行院长培训、MBA师资培训以及MBA项目职员培训,帮助中国大学提高企业管理人才培养能力。” 针对项目的后续进展,李世诚说,淡马锡基金会做好催化剂的工作,继续推进,超出学校,涉及的层面更高,让受益范围更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