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8月18日讯 记者 王婷 通讯员 倪彦平 杨恺波
“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苏轼的一曲《老饕赋》道尽了古今中外美食家的真情。中华美食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中国食学界也正以此为由,计划为“中国烹饪”申请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今天在杭开幕的“2011杭州・亚洲食学论坛”透露的信息。
我国在2001年昆曲申遗成功后,已拥有世界级非遗代表作28项,还有6个“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还没有一项涉及中国饮食方面的非遗列入世界名录。
而在世界上,中国烹饪技艺卓尔不凡,是有目共睹的。“民以食为天”,一张餐桌,一道美食,古老的中国文明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从斑驳泛黄的地图长卷上,孕育出了各色烹饪技艺和美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光是配合季节的20多个祭祀活动中,每一种仪式都能衍生出相呼应的饮食文化。”日本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名誉教授石毛直道说,正月元宵节舞龙灯、吃汤圆,四月清明吃清明饼,五月端午吃粽子、赛龙舟、祈求风调雨顺,六月吃绿豆糕、薄荷糕,七月十五吃豇豆糕,八月十五中秋吃月饼、庆团圆,九月重阳登高、饮酒、吃重阳糕,十二月初八腊八节喝腊八粥……煎、炒、烹、炸、闷、炖、溜、卤,各式中国烹饪的手法也异于他国。
然而,中国饮食文化在洋快餐的强烈冲击下,正在一点点褪去祖先餐桌的记忆。浙江大学教授游修龄指出,在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分歧和冲突中,常以东方饮食文化的步步退让为代价,西方单一的快餐饮食加重了中华饮食文化面临的危机感,申遗迫在眉睫。浙江工商大学教授、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赵荣光甚至提出,要把饮食文化纳入中小学教科书。
2010年“法国大餐”申遗成功,更是刺激了我国对“中国烹饪”的申遗热情。
“中国饮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厨师和家庭主妇在炊事活动中所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是‘中国烹饪’。” 扬州大学退休教授季鸿崑认为,“中国烹饪”是对非物质文化饮食遗产最恰当的表述,其技术要素的表述形式是刀工、火候和调味,天人合一、崇尚和谐、和而不同、合欢包容、融合统一等中国自古就有的人文精神和伦理原则,都融在了烹饪技艺之中。
不少专家都提出,应以“中国烹饪”为总名称作为进行世界性申遗项目名称,因为这个名称比“法国大餐”更为明确,其实际内涵就是指人们日常烧饭做菜的手工技术,即日常所谓的“厨艺”。这样可以撇开诸如进食方式、筵席、宴会等偏人文价值的食事象。
据中国烹饪协会秘书长冯恩授透露,文化部已致函中国烹协,要求在2013年前做好“中国烹饪”申遗的一切准备。当然,无论什么去申遗,都应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纯净,别让商业逐利蒙蔽了非遗保护最本真的初衷。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