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国际化成效不会很大 风险管控却等同于央企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日期:2011-08-30   字体:

虽然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实践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但薛求知认为,无论与国有企业国际化进程相比,还是与民营企业自身发展规模相比,民营企业国际化成效都不是很大。

  这表现在,一方面民营企业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就是将产品出口到国外,或在国外建立销售公司;另一方面,虽然走向海外的民企数量多,但单体规模小,尚未成为海外投资的主体;而且民企海外投资产业比较分散,不像印度那样有明显的优势领域。

  虽然一些大型国际跨国企业可以给中国企业走出去以不少借鉴,但薛求知认为,“中国民营经济因其产业特点、制度环境以及经营者素质等因素,国际化不可以模仿国际大型跨国企业的做法,必须另辟蹊径。”

  “就像吉利收购沃尔沃,而实际上在此之前,吉利有过多次合资和收购的经验和教训”,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前吉利集团副总裁兼新闻发言人王自亮说,而即便是收购沃尔沃本身,吉利也遇到了知识产权归属、养老金问题处理、法律文化融合、工程师队伍稳定、选择怎样的企业治理模式和管理方式等挑战。

  对于未来民营企业的国际化,他认为,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不能有依赖政府的想法,但是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应该有针对性的政策设计,比如建立国际化的推进机构,构建国际市场信息的平台,因为很多企业自身实力因素,也很少购买国际专业机构的咨询服务,都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这对企业来说风险太大。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丁仲篪也建议“政府尽快建立海外投资风险评估机制,使企业在走出去占领国外市场和资源方面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而对于已经做好上述功课的企业来说,加大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可能是当务之急。“除了国际化视野的企业家,企业能否吸引到足够的国际化人才,或者与国际专业机构成功对接,是民企未来国际化道路上的关键。”法国马赛商学院副教授、中国区主管王华认为。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丨  邮编:310018 丨  电话:(86)571-28877777 丨  传真:(86)571-28877222
浙ICP备05073962号 丨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