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0月19日电(记者 汪恩民)一次偶然的感动,让她从大一到大四一直苦练手语,直到考取了中级手语证书,只为了能够成为手语志愿者为聋哑人服务。10月19日,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即将结束,但是很多聋哑运动员都记住了她的名字:浙江工商大学手语志愿者胡冬冬。
手语志愿者:我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一次偶然的感动,让胡冬冬走进了无声的世界。“我在电视上,看到聋哑人生活很不方便,那个时候心里就有一个感动,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于是,从大一开始,胡冬冬通过学校里的社团接触手语,硬是考到了中级手语证书。“学会了就会很简单。”
在与聋人足球运动员接触的过程中,胡冬冬觉得自己也收获了很多。“我没有他们熟练,他们总是很有耐心跟我交流,让我心里很温暖。”
礼仪“姐妹花”:回来时另外一个常常已经睡下
残运会开幕式为蒙古队举牌领队的礼仪志愿者俞洁,让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室友费爱萍也同样作为残运会礼仪志愿者,服务于残运会颁奖。
“回来时另外一个常常已经睡下。” 费爱萍告诉记者,由于不在同一个组,两人常常“聚少离多”。“由于学校浙江工商大学在杭州下沙,离颁奖地点比较远,最晚一次十二点才回到寝室。”
回忆训练时候的艰辛,费爱萍至今让然难以忘记。“当时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做封闭式训练,三个小时的形体训练,头上要顶一本书,嘴巴上要咬一根筷子练习微笑,膝盖上还要夹一张纸不能掉,手里还要放个托盘,上面还要放装满水的瓶子。因为是自己选择的,所以咬牙坚持了下来。”
在做礼仪志愿者的过程中,费爱萍和俞洁也收获到很多感动。俞洁告诉记者,她和很多蒙古队的队员成了好朋友。“他们会跟我说他们的经历,他们的乐观和积极常常感染我。”
运动员:鞠躬表达感激
记者了解到,在第八届全国残运会聋人足球赛场,活跃着405名“小浪花”,他们有不同的分工,却有着同样的热情和笑容。他们用生命影响生命,以爱心传递爱心,赢得了运动员的友谊。
冠亚军争夺赛广东队对山东队比赛成绩最终定格在了5:1。广东队队员踢进球后,全场沸腾。进球队员转过身,对着看台上的师生,深情的鞠了一躬,他用无声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感谢。
每场比赛结束后,球员们往往集体朝向看台鞠躬致谢,看台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运动员们听不到,但一定会明白观众们为在场上拼搏的战士而鼓掌喝彩。
海南队教练陈晖武对记者说:“我们对赛事组织工作非常满意。场馆改造也很人性化,我们在这里打球和生活丝毫没有感到不便。这里的志愿者服务细致周到,看台上的观众也非常热情,他们一次次的感染着我们球队,也正是有了他们,给了我们球队比赛更大的鼓励。”(完)
http://www.chinanews.com/ty/2011/10-19/3400549.shtml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