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的发展,有其文化积累,但是很遗憾,我们一直缺了个‘浙商之家’。”昨天,浙商文化博物馆筹建启动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口中的这个“遗憾”很快就能圆上了。
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浙江工商大学教工路老校区的图书馆,一座5000多平方米的浙商文化博物馆将落成。“进入馆内,第一眼就能看到一面笑墙,来自世界各地浙商们微笑的表情。跨步而过,将是地面高低不平的苦坑,展现微笑背后浙商们创业的一路艰辛。”启动仪式上,筹建小组副组长、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杨轶清向记者如是描述。
跟汪力成等知名浙商一样,长期研究浙商群体的杨轶清,同样对于天下浙商缺乏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而遗憾。他说,目前省内企业总数突破300万户,而分布于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省外浙商已超过750万人,总数超过千万的天下浙商迄今尚无一座共同的有形家园。
经过两年时间的酝酿,由浙江工商大学主办,浙江省经合办、省工商联、省社科联、省侨联、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新华社浙江分社、浙江企业家协会、浙江经视合办的浙商文化博物馆的构想,也随着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举办而逐渐清晰。
杨轶清介绍说,建成后的浙商文化博物馆将全方位地系统展示浙商2000多年的发展史,不过重点还将落在当代浙商上,讲述在夹缝中萌芽、困难中成长的浙商群体的故事,展现浙商务实、进取、创新、诚信、责任等文化特质。与此同时,定位于全球浙商的文化总部,博物馆还将被打造成浙商群体学习、交流、聚会的平台,参观考察和展示浙江精神的窗口,浙商研究和服务的思想库、数据库,以及青少年财富伦理和财商教育的基地。
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凌兰芳捐赠了他们夫妻的下岗证明 黄佳健 摄 |
解说首批藏品
三位浙商捐首批藏品
件件饱含草根创业情
在昨天的启动仪式上,最为吸引到场浙商和观众眼球的,莫过于三位知名老一代浙商楼忠福、周晓光、凌兰芳向筹建中的浙商文化博物馆捐赠的首批藏品。这三位老浙商都捐赠了哪些东西,背后又有怎样令其难忘的故事呢?
凌兰芳:下岗通知书“逼”出丝绸名企
“直到今天,我才重新搞清楚当年下岗后,33年的工龄补偿金是28050元,以前接受采访时都说成了28500,给自己多算了450元,呵呵。”揣着一个信封,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凌兰芳笑着从里面抽出了他和妻子两人2002年下岗时的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和经济补偿金发放明细表。
凌兰芳说,17岁就进入国企工作,33年后却收到了一封下岗通知书。那一年,他已经50岁,33年工龄也只补偿了28050元。看着一同下岗的妻子和成千工友,凌兰芳想到了创业,领着下岗员工、靠着借贷,抱团买下了工厂。一晃创业十年,丝绸之路集团成了丝绸名企,这张下岗通知书一直被凌兰芳妻子“压箱底”藏着。
楼忠福:三条刀痕的故事
昨天,广厦集团董事局荣誉主席楼忠福托一位副总带来了广厦集团文化展示厅内的“镇馆之宝”,那是一枚有着三条刀痕的印章。印章上刻着“浙江省东阳县城管建筑工程公司”,这是楼忠福当年创业起家时盖的公章。
1984年,30岁的楼忠福,一双握过泥刀的手在为期五年的风险承包责任书上签下了姓名,成为了东阳城关建筑工程公司经理。
从来敢做敢为的楼忠福,在职工大会上做出了极具个性的动作:对着那枚圆圆的公司印章,当众就是三刀!他大声宣布:“今后公章上有三条刀痕的我都认账,其他概不作数!”这三刀,代表了楼忠福“一印千鼎”的承诺,也表现了他破釜沉舟、锐意改革的决心。
周晓光:难忘摆地摊卖手工刺绣活
从袋子里掏出一张刺绣花样,上面绣着仙鹤、牡丹、荷花、熊猫等图案。与当下流行的很多丝绸产品一比,这件刺绣活的样式显得有点老套。这件手工刺绣活正是出自于新光控股集团董事长周晓光之手,绣制的年代是上个世纪80年代。
“别看按照现在的标准不是很漂亮,但是当年这些产品在东北等地方可是大受欢迎。”代替母亲前来捐赠的浙江新光饰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虞江波讲解时,满脸自豪。
1978年,年仅17岁的周晓光拿着母亲借来的几十元本钱,开始像许多义乌人所选择的那样,在各地城市摆地摊卖些花衬子、绣花针和花样。周晓光的日子就是在白天摆地摊,晚上坐车赶路中度过的。
http://roll.sohu.com/20120229/n336206182.shtml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