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校辩论队进行主题辩论。 黄佳健 摄
本报杭州3月15日讯
记者 董颖 王婷 通讯员 高倩
本报昨日《聆听大众的声音》一文,列举了一系列道德行为事件,或正或反的例子让我们又一次将“道德”二字提到眼前,重新考量。今天,浙江工商大学的辩论队也加入了这场深思,他们以“当今社会人们的道德是否滑坡”为辩题,展开了激烈辩论,在精彩的你来我往中,呈现出现代大学生眼中的道德内涵及标准。
“道德观由价值观决定,当今社会上提倡的、赞扬的正是主流价值观,是正面的,所以我方认为现今的道德并没有滑坡。”正方首先抛出了论点。
反方毫不示弱:“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经济效益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唯一评价标准,这种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必然会导致道德的滑坡。”
正方一看最初的“亮相”并没占到便宜,便步步紧逼:“道德滑坡是一种‘狼来了’的杞人忧天,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的学生何涛,尽管家境贫寒,但用打工赚来的钱资助了一位素昧平生但家境同样贫寒的学妹,这样的温暖之举就发生在本校,反方没有看到吗?”
“我方认为道德滑坡是指道德对社会整体行为的约束作用下降,人们对道德失去信心和信任,而不是说现今自我道德要求的下降。”反方不甘示弱地举出“三鹿毒奶粉”事件,“全国有22家奶企被查出产品中含有三聚氰胺,这毒害了多少孩子啊?”
正方继续回击:反方将道德失范的个例当做了普遍现象,将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其实,社会上有这么多人关注道德示范,不正说明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吗?郭美美事件、小悦悦事件、彭宇案等,哪个事件的起始点不是源于民众监督。”
“其实,我方还认为,这种民众监督,这种对非道德现象的零容忍,正是一种道德意识的自我修复。”正方将道德舆论、道德监督上升到了道德自觉、文化自觉的高度。他们认为,反方之所以能够举出大量反面例子,是因为在正确的道德主流中的确存在部分有违道德规范的支流, “今天的民众就是社会的医生,他们的任务就是监督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将响亮的巴掌打在每个人的脸上,这是一项责任与义务。”
最后,正反双方都认为,在道德是滑坡还是爬坡的问题上,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深刻解剖自身,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
人文学院博士辅导员马琼看完辩论赛后表示:“现在的大学生对道德有着自己的定义,虽然表面上看似漫不经心,但其中的度一直把握在他们心里。”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来法教授认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渎职和腐败、贫富悬殊这些因素都导致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道德现象。另外,人有一种猎奇心理,这种心理使得坏消息传播比好消息快,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由于现代媒体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发达,使得负面新闻传播得更快。
“目前,关于社会价值观,关于社会道德,在很多人的头脑里,都存在一种无意识状态。这场辩论,让我们得以自觉地认知,这就是一种进步。”王来法说,我们社会的道德不可能滑坡,也不会滑坡。现在人均教育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都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高了,行善的能力也高了。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http://zjdaily.zjol.com.cn/html/2012-03/16/content_1405288.htm?div=-1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