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浙江工商大学与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了“浙江金融改革发展研究院”。那么,浙江金融改革发展研究院到底会是怎么一个机构?研究些什么?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院长钱水土说,简单来说就是6块内容,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资源共享、联合调研、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浙江金融改革发展研究院要面向地方金融改革实践,科学探索金融改革理论与政策,服务地方金融发展。”钱水土说,研究院成立以后,办公场所设在浙江工商大学,双方各向研究院选派5至10位具有金融研究基础的专职或兼职研究人员。
科学研究这块,将面向浙江地方金融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联合攻关,直接服务浙江地方金融改革;探索地方金融改革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推动地方金融改革向纵深发展;努力推进地方金融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协同创新。
“现在热点的互联网金融、地方金融监管、农村金融改革等,都可以进行研究。”钱水土说,研究院将发挥双方研究优势,联合申请国家、地方重大金融研究课题。
在培养金融人才方面,双方发挥各自优势,为地方金融改革与发展培养、培训高层次金融专业人才。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全方位人才,例如统计学、会计学等各类人才。”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张健华说,浙江工商大学拥有优质的金融理论人才、先进的金融实验平台、丰富的金融文献资源等,中国人民银行则拥有丰富金融管理经验、优秀金融管理人才、海量金融数据资源、大量金融案例资源,双方共享金融研究资源,面向研究院研究人员开放研究资源。
张健华说,简而言之,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为地方金融改革与发展培养、培训高层次金融专业人才。
本报记者 林晓莹
通讯员 张东
钱江晚报
http://qjwb.zjol.com.cn/html/2014-03/28/content_2590214.htm?div=-1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