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家园”学院文化的缘起
食品学院是一个老学院,初创至今已有56年连续办学的历史,几代人的努力,把食品专业的血脉传承至今;几代人的奋斗为今天学科发展的成就打下了基础;几十届毕业校友把浙商大食品专业的影响播撒到全国各地。老一辈教师是学院的宝贵财富,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他们普遍地把学校、学院当成另一个家——一个“大家”,今年年初不幸去世的郭正刚教授,这位当年中国远征军的兽医官,自1957年担任食品卫生专业教师后,随专业南北辗转,把家安在了学校,也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在去年100周年校庆时,学院63级学生30多人,从全国各地汇集母校,最远的来自新疆。这些老校友都已过花甲之年,大多白发苍苍,怀着游子之心,来寻找当年青春的家园。无论是老教师还是老校友,维系他们与学校关系的纽带就是“家”一般的亲情和家园故土般的眷恋。这种感情认同,几十年积累下来、沉淀下来,慢慢就成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属于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之一。如今,食品学院这种文化的传承,已成为在校“食品”人的历史责任。
食品学院是一个大家庭,办学层次多,学科专业多,教师和学生的来源广泛。在如今开放的年代,大家的思想、行为、习惯、价值追求都各不相同,个性和个人价值越来越得到彰显,在高校尤其如此。但是作为一个团体,除了利益,还需要一些共同的文化来维系,而“家”这种社会组成的形式和价值正好能得到普遍认同。那么,营造“家”的和谐氛围,把学院建设成大家向往的家园,就是学院文化建设最直接的办法。以共同的“家”为出发点,可以追求“君子和而不同”的个人发展空间,可以追求“家和万事兴”的团队发展目标。食品学院几十年发展的历史也充分证明,当这个“家”团结的时候、和谐的时候,往往也是教师个人发展最好、学院事业发展最快的时候。这也反证了“家园”文化对学院发展所具有推动力和创造力。
基于此,在目前食品学院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跻身国内前列的发展关键阶段,建设这种以团结、和谐为核心的“家园”文化,是促进学院发展的重要基础。
“食品家园”学院文化的建设
古今中外,人们给“家”赋予了深情的期盼和无限的赞美。对于天涯游子来说,家是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那轮明月,家是马致远《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九曲回肠,家是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似箭归心。对于正在寒窗苦读或为事业努力奋斗的人来说,家是心灵港湾,可以安心靠泊;家是沙漠绿洲,可以放心驻足;家是雪中篝火,可以随心取暖。
正是基于这种诗一般的意境,食品学院“家园”文化的建设目标与措施可以归纳为三方面:
学生的成长乐园
以学院的历史、声誉和行业影响力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前景的信心,通过知名校友宣讲,行业企业参观等方式,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爱学院、爱专业、爱学习的自觉性。以“三全”育人方针为指导,配备好班主任、辅导员、学业导师,从学习上、生活上、精神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让学生感受到家庭般的爱护。以丰富的校园生活激发学生的青春热情,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建立朋辈友情,让90后的独生子女感受到这代人被剥夺的兄弟姐妹之情。
教工的心灵家园
增强人文关怀,弱化数字考核,倡导尊老爱幼、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互相支持的风气,使教职工乐在学院、乐在岗位、乐在工作。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和措施,引导教职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少比较,少计较。让每个人能静得下心思考,放得下心工作。发挥党、团、工会的作用,建设好教工之家、青年之家,成为“充电站”、“泄压阀”,既会锦上添花、也能雪中送炭。使学院成为教工愿意来、喜欢呆的快乐家园。
校友的梦中家园
校友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已经无需赘言,校友就是我们送出“家”门的“子女”,“家”给“子女”多少爱,就有“子女”回馈的多少情。“家”充满爱,“家”就会萦绕在天涯游子的梦中。在这方面的工作中要过好“三关”:⑴在校时关爱:要真诚地去关心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心他们的心理、情感,关心他们的出路、未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院、老师对他们的热忱关爱。⑵离校后关注:首先做好毕业生离校环节的工作,离校活动隆重热烈,离校服务细致周全,让学生难以忘怀离校时的场面。重视老班主任这个校友工作的结点,关注并帮助学生毕业后的成长与发展,比如成家、工作调动等事情,维系学院与毕业生的感情纽带。加强校友分会的建设,建立校友联络员队伍,经常性地开展校友活动。⑶回校时关切;校友返校时像欢迎女儿回娘家一样热情,领导出面,老师见面,要通报学院的近况,告知学院的喜讯,让他们有回家的感觉。(摘自:浙江工商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