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最后一课”引发关注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日期:2012-07-14   字体:

   新华网杭州7月14日专电 题:毕业致辞成“师长秀”,校园“最后一课”引发关注

    新华社记者 余靖静

    以往古板的毕业典礼,如今正在成为中国校长和老师的一个新“秀场”——那些机智个性甚至后现代的毕业致辞,令学生们鼓掌、大笑、感叹“要不要这么潮?”

    除了赢得“90后”的心,“师长脱口秀”在网上也很“火”——根据那些画面晃动、间有噪音的手机视频“听写”出的文字版本,被成千上万的校外人士点击、转发、评论。有人说,披着“萌”“潮”外衣的校园“最后一课”,是社会最稀缺的理想主义“公开课”。

    “甜素纯”和“小三精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薛安克,自称“老薛”,2012年毕业季“致辞达人”之一。这位在典礼之前还在字斟句酌的校长没有想到,他的演讲内容会被网民制成长微博,新浪微博转发率超过5千次。

    薛安克的致辞主旨是“守住良知、纯真和高尚”。年轻人喜欢老薛为此发明的新名词和含蓄调侃——“‘白富美’已经out了,现在男生找女友,应该选‘甜素纯’,就是长相甜美,外形素雅,内心纯洁”,“纯真地去奋斗几年,就能在牛A和牛C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

    浙江大学副教授高艳东,也因在法学院毕业致辞中的抢眼表现,被称为中国的“麻辣教师”。“朕私下想,诸位书生必是极好的”——这场以“甄嬛体”开篇的8分钟“脱口秀”,熟练运用大量网络语言、充分发挥自嘲精神,在几百人的现场即不停被掌声打断,到了新浪微博,网易公开课的官方微博一传播,转发率超过1.8万次。

    “竺校长曾经问过两个问题,‘到浙大来干什么,将来毕业要做什么样的人’。你们说,到浙大来混,将来要做一个混混。但是,浙大毕业生不能做个小混混,要做个敢爱、敢恨、敢裸奔的文艺混混”;“在各大排行榜中,我们常年排第三。在江湖,人称小三。这种小三精神,也是浙大人特有的人生哲学:只做不说,明知没地位,坚信有机会。”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蒋承勇索性在微博上写毕业致辞,提醒同学们“真正的自由竞争是诚信、规则前提下的公平角逐,而非为所欲为、不择手段的倾轧……有人即使一时靠投机取巧获点成功,却未必持久和最终成功。”

    “晒”的是个性,“拼”的是思想

    年轻人喜欢“最后一课”,因为“说人话、没有语言污染”;当然也有人士担忧,过于追求语言形式,容易沦为“口号泡沫”。

    “重点不是讲不讲网络语言,而是借用语言这个工具,传播了什么样的理念和思维方式。”社会学者冯钢说,这就像道阅读理解题,至于大家从中“悟”到了什么,或许随着阅历增长,会有不同。

    2012届大学毕业生何晟对记者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薛安克的话很打动自己,“如果你是学会计的,规范精确的财务报表是你的良知;你是学机械的,安全可靠的产品设计是你的良知;你是学新闻的,准确干净的信息文字是你的良知”——“这个期望看似简单,实践起来却面临非常多的诱惑,但我会竭力站好自己这一班。”

    有人批评浙大副教授高艳东的致辞“哗众取宠”,不过“80后”传媒人陈伟骏认为,乍听都是段子,细读之下,掷地有声。他分析说,“小三精神”里的“只做不说”讲的是“行胜于言”,“明知沒地位,坚信有机会”说的是“求是无畏”。

    即使不用插科打诨的手法,只要点到“痛处”,毕业致辞一样能“火”。如北京大学中文系1988届毕业生卢新宁应邀返校参加2012年毕业典礼,与师弟师妹们谈“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浙江省内知名高中、杭州第二中学校长叶翠微在毕业典礼上祝愿毕业生们“不做高智商的‘食客’”,“有责任、担当,不为五斗米折腰。”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07/14/c_112436359.htm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丨  邮编:310018 丨  电话:(86)571-28877777 丨  传真:(86)571-28877222
浙ICP备05073962号 丨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