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朱海洋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大多地方高校提出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然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定位,各大高校都在进行着艰苦的探索。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用了八年的改革实践,摸索出了一个“四环相扣”分类人才培养体系,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市场需求就是教改的方向
金融学院院长钱水土两只手比划着,向记者描述现阶段金融人才需求的结构:“这其实是一个金字塔,塔尖是拔尖创新人才,中上端是经营管理人才,中下段是金融服务人员,塔底是操作性人才。”
话音一落,一旁的学院党委书记周绍志立刻说道:“浙江工商大学作为地方院校,应区别于一流高校研究型人才和高职院校操作性人才的培养定位,必须要探索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推至2004年。“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态势,让各大金融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传统的‘一刀切’培养模式已满足不了金融人才需要。”
从事多年教学和思政工作的周绍志,看着思维活跃的学生,心里的焦虑和期盼愈发强烈。大的高校体制一时又难以改变,只能从内部去突破。于是开始了局部的探索,提出了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因材施教,激发潜能,强化能力,个性发展。
“具体来说,就是主动对接市场,既满足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不同需求,又满足金融人才市场和浙江地方金融发展需求。”钱院长说道。
“八年下来,我们仍然坚信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市场需求就是我们教改的方向”周绍志用中指叩着桌面掷地有声道。
“钻”进市场,让学生离市场更近
时至今日,在大学生普遍找工作难的“寒冬下”,金融学院却是一番“暖春”。
2011年,金融学院就业率高达96%,在浙江省教育厅对浙江工商大学2010届主要学院及专业毕业半年后的总体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中,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毕业生就业各项指标均名列前茅,月收入和专业对口度列全校首位,就业竞争力指数、离职率指标列第2名。
骄人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脚踏实地的实践。
2012年5月,学院第三届“模拟招聘面试大赛”举行,特别的是,担任比赛评委的是来自方正证券、泰康人寿、民生银行等多家单位的资深人士,评委们专业独到的点评和指导,让学生大呼获益匪浅。
活动一结束,学院就接到了评委们的电话,询问选手们的情况,希望学院推荐学生来实习。周绍志说:“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大学生的就职竞争能力,更加强了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我们一直在努力让教育对接市场。”
香港广达投资理财班、贵金属投资实验班、和瑞大学生金融创新实践班、永安期货订单班等等,如今一个“联合培养—实习—就业”的实践模式正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对接市场,就是要不断强化学校资源和行业资源的交叉与整合。”钱水土说,学院已经与13家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有效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覆盖了证券、银行、保险、期货等各金融子行业,基本满足了学院学生实习实训教学环节的要求。”
落地生根,改革的蓓蕾待放
“感谢你们给我送了一个这么优秀的学生。”和钱水土的闲谈中,民生银行杭州支行行长赞不绝口道。
钱院长听了很是欣慰,“每年走访各用人单位,他们的高层领导对学院的毕业生都给予了较高评价,来我校招聘毕业生的单位越来越多。”
近年来,平均每年都有50多家用人单位主动联系金融学院,通过专场招聘会、宣讲会等形式招聘金融专业毕业生和实习生。
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们,回顾大学四年,更是感慨颇多。在信泰人寿担任精算师的陈浅,工作一年多就拿到了部门的优秀员工,并考取中国准精算师资格证书,这在国内不到1500人。
为什么陈浅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脱颖而出?陈浅说:“本科期间的学习对我影响很大,贴近行业发展的课程群,在入职后让我很快适应岗位。” 钱水土介绍“每年,我们会和金融机构联合调研,让市场来参与设置这些课程群。《金融数据挖掘》、《个人理财》、《金融营销》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的课程被加入教学计划中,普遍收到了学生的欢迎。”
“这样的教学模式,让我在工作中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在阿里金融工作的毕业生徐金金同样说道。
“作为地方性财经类院校,我们的教学改革在全国可以说走在前头,对于今后的道路,我们也一直在探索,但是为学生成才成长的宗旨不会变!”钱院长在采访最后这样说道。
http://difang.gmw.cn/zj/2012-10/11/content_5333009.htm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