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4月10日下午,一场争夺万元奖学金的评审大会在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举行。与传统的评审大会有些不同,本杨比赛,决定谁是最终赢家的评审,不是老师,是来自学院29个班级的58名学生评委,他们共同完成了特等万元奖学金的评审过程。这是杭州商学院特奖奖学金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次由学生担任评委。 评审会上,16名特等奖学金候选人进行了自我展示并回答评委的提问,PK12个入围名额。各位评委认真听取候选人的竞选答辩并认真记录。整整二个小时的答辩会结束后,各位评委依次将自己的选票投进投票箱,计票人员对选票进行了仔细的核对和统计后,当场宣布杭州商学院2013年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名单。学生评委组的投票直接决定最终结果。 据了解,参与终极评审的58名学生评审,以及海选阶段的348名评审,全部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学院随机抽取的方式产生,选出的学生评委经过统一培训直接参与特等奖学金的评审工作。 作为特等奖学金候选人进行答辩的马芳萍告诉记者:“让学生担任评委我感觉很不错,作为候选人,我们不知道谁是评委,更能充分地保证答辩公平。” 坐在评审席中的王思懿说,得知自己成为一名评审后,认真学习了所有参与者的个人材料,发现他们都好优秀。一直以好学生自居的我,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好多。“学生全程参与对其他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教育和鞭策更大,给学生的感触更深。” 特等奖学金是杭州商学院在校学生奖额最高的综合奖学金,用于奖励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关心集体、社会公益、创业实践、社团活动方面有突出表现,被师生认为特别优秀、印象深刻的学生。 杭州商学院党委书记袁金祥表示,奖学金评审邀请学生担任评委,将学生最高荣誉的评审决策权交给学生行使,最大程度保证了评审的民主性和公正性,是杭商院学生工作实行民主管理、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措施之一。 学生评审团成员怎么组成? 学院启动2013年度特等奖学金评审工作后,立即发布了《关于选拔本科生担任2013年度特等奖学金评审会评委的通知》,在全院范围内招募了学生评委。 对于学生担任评委的要求,并不复杂。除了年级的限制外,其他硬性条件几乎没有。在其报名表中,只需要登记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姓名、职务、政治面貌、联系方式等基本个人信息。此外,还需要学生评委能够保证在评审的当天全程参与。 消息一出,在杭州商学院校园内引起了轰动,这在特等奖学金的评选历史上,尚属首次。 短短时间内有数百余名学生应聘。根据报名的先后顺序及各班平衡等因素,最终确定了首届学生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 评审委员会成员再抽签决定组成海选组评委348人、终极PK组评审58人和工作组成员20人。由工作组成员对学生对评审的形式进行设计,过程进行监督,结果进行公示。 这样的做法能否保证公平公正? 在学校的各种奖学金评定中,特等奖学金象征着校内的最高荣誉。除了一张获奖证书外,还会有高达10000元的现金奖励。对普通学生来说,这不是个小数目。将这一重任交给普通学生,能否保证客观、公平、公正?评审办法推出之初,也引发了老师、学生的疑问。 “从前期工作效果来看,在学生中反响还是不错,这种疑问也消除了。”杭州商学院党委副书记严毛新告诉记者。 学生根据条件自主申请后,由评审委员会工作组成员共同对申请者条件进行了审核,确定竞选者进行材料公示,没有学生对一人提出质疑;3月25日首轮海选,评出16名竞争者入围PK。公示期间亦没有收到任何质疑。所以,对这次公开的终极PK的16位差额选出不多于12名的最终获奖者的评审过程。 让负责人放心的,还在于评审过程的设计的合理性,候选人将以公开答辩的方式进行,分为候选人自我展示、评委提问、评委投票、计票和公布结果五个环节,全部现场完成。 “把这种民主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行使自己的职责,参与到和自身利益相关的重大活动中去,我们对学生们有信心。” 创新体现“学生就是大学”的理念 杭州商学院党委副书记严毛新表示,学院创新特等奖学金评审方式,实行学生主导评审机制,今后校方还计划建立“奖学金评审发展工程”,打算逐步把奖学金的评审过程转变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育人过程,引导学生主式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学院提倡的“学生就是大学”的理念。 严书记表示,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广阔平台,让学生树立“我的大学我做主”的主人翁意识的理念。当初提出创新模式,是考虑到实行学生主导评审机制,招募奖学金评审学生评委,比起传统做法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强化评选过程的教育作用。 新的评审制度依托“两个基础”,即:以学生个人总结和学生自主评价为基础,所有申报学生以“事迹展示”的形式参加奖学金评选,学生要申请奖学金,必须先撰写个人总结,从思想、学习、实践等方面进行认真全面的总结。 通过撰写个人总结和学习他人总结情况,引导学生“找差距、学先进”,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修正个人成长规划。 所有申报学生的材料在学院网站公示,全院学生可自主查看本年度所有参评者的资料,一方面可使同学互相监督,保证信息真实有效,也可使学生互相学习、互为榜样,从而充分发挥获奖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深化评奖评优过程的教育意义,激发了同学们树理想、比学习、比进步的原动力。 强化评选过程的教育作用更明显。 |
万元奖学金谁拿学生说了算 杭州一高校创新奖学金评审机制 - 杭网原创 - 杭州网 洁 |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