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学生DIY环保理念和宣传语

来源:青年时报  发布日期:2014-04-15   字体:

  时报讯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历史,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俗话说:“三月三,放纸鸢”,感受春天的魅力,放风筝自然不可错过。

  发展到现在,很多年轻人买来“空白”风筝,将它当做孔明灯。在风筝上写下心愿后放飞,成为一种新型许愿方式。

  昨天上午11点,浙江工商大学的操场上空,继续教育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放飞了20只绘画风筝,这些风筝绘满了大学生对“五水共治”的看法与祝福。

  200只风筝被“一扫而空”

  在风筝上书写环保理念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五水共治”,倡导更多年轻人加入“环境保护”的公益理念,也为了向大学生继续推广更为和谐的生活环境,昨天上午10点半,西溪街道求智社区准备了200只空白风筝送进浙江工商大学,只要在现场加入西湖区“美丽西湖”微信平台,就能免费获赠一只空白风筝。

  活动开始前两天,浙江工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志愿者们已在校内展开宣传。

  等活动正式开始之日,10点半不到现场已站了不少同学。不到20分钟,陆续下课的同学已把200只风筝领完了。

  现场配有各色水彩颜料供同学们选择进行风筝DIY,大家可在空白的风筝上书写宣传标语,或是直接画心中的环保理念。画完后,由志愿者选出了20只风筝在操场上放飞。

  大学生:

  以后要为保护环境出份力

  不少同学选择在风筝上画出河流、树木、山川、蓝天和太阳这五个象征着自然环境的素材,代表着大学生们自然和谐的美好愿望。王同学是其中一位,他还在河道里添上了鸭子和鱼等动物,寓意着:治理好河流除了人类受益,更保护了很多生活在水里的动物。

  林同学是一名大三学生,学习理工科却画得一手好画。她在风筝的左翼上画了一个水龙头,水龙头滴着水,右翼上画着一个简易的地球模型,左边的水龙头滴着的水正好流向右边的地球模型里的大洋里,她说这是想告诉大家节约的每一滴水都是属于全人类,属于我们居住的地球。

  “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每天洗脸要用、口渴时要喝、灌溉时要用,我们大家都应该投入到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中去,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让我们共同的‘家’变得更加美好。”林同学说,以后毕业后还想从事环保工作,想设计出更节能的机器,为环保出份力。

求智社区免费送出200只空白风筝让大学生DIY环保理念和宣传语时报记者 曹浩骏 文/摄 通 讯 员 袁 钗<·青年时报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4-04/15/content_488670.htm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丨  邮编:310018 丨  电话:(86)571-28877777 丨  传真:(86)571-28877222
浙ICP备05073962号 丨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