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体时代,高校如何更好地做好管理服务工作?浙江工商大学官方微博对此作出了生动回答。自2011年4月开建以来,它以鲜活的网络语言、最新的新闻信息、个性化的互动交流、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吸引了13万多名粉丝的关注,被教育部评为“2013年度教育系统十佳官方微博”,获得腾讯“全国高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十强”、新浪“年度教育官微影响力奖”等荣誉。 “你晨读,我送早餐” 早晨不到7点钟,浙江工商大学树人广场上早已人头攒动,200余名学生或坐在长椅上埋头苦读,或三两成群练习口语……原先冷清的树人广场近日书声琅琅,甚是热闹。而促使这些“起床困难户”早起晨读的,却是一条短短的微博。 “‘浙小商们’(官博对浙商大学生的昵称),还在为没人督促你早起而感到困扰吗?还在为自己的学习计划一次次失败而懊悔吗?还在为没时间背四六级单词而感到无力吗?现在,机会来了!”3月17日,浙商大官方微博推出“你晨读,我送早餐”活动,每轮晨读签到达3次以上的学生可以凭餐券免费领取营养早餐,每份早餐包括一份葱油拌面和一个荷包蛋。 据悉,活动第一天就吸引了近百名学生前来晨读。“与其沉迷刷微信当‘夜猫子’,眼花缭乱又无所收获,不如早点睡觉,第二天早起读英语更实在。”学生潘威均说,他已经坚持晨读一周多了,之前晚上网游迟睡,早上“踩点”上课,有时甚至没来得及吃早餐。“现在睡得好,吃得饱,学习精力充沛。” “每天早起签到的学生有两百多人,有时餐券都不够分了,我们就发些明信片之类的小礼物,大家也都很开心。”该校官博负责教师郑晶玮说,希望通过线上结合线下活动,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作出改变,树立良好学风。 “我们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习惯” 浙商大清晨的校园因为学校官方微博的运营维护管理工作人员们在官博上的热情鼓励,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而官博带来的改变不只这些…… 近日,网管工作人员“官博君”发布一条微博:对于“浙小商们”来说校园卡是一件很重要的东西,校园卡不见了怎么办呢?“官博君”来帮你解答! “平日,很多学生通过微博咨询各种问题,如选课、奖学金评定、交流生、社团活动、购车票、物品遗失等,于是我们策划推出了‘知乎商大’系列,统一告知。”郑晶玮介绍。微博设立每日值班编辑,2013年,共为校内外粉丝们提供了3420余次咨询服务,总回复量1.3万条。学生们笑言,官博是校园百事通,有问题“@”下“浙江工商大学”官博,一定是最快、最方便、最有效的。 上一个招生季,浙商大官博推出了“招生季微博助力”,在微博平台推介学院宣传材料并进行在线咨询。其间,前台累计收到回复、评论7000余条,后台接受咨询400余起,累计回复量2100余次。此外,还将官微二维码印在了新生录取通知书上,使新生能够通过关注官博,提前了解学校概况、规章制度、新生小贴士等信息,为尽早适应大学生活做好准备。此举也得到了教育部的推荐。
每天在线15小时,传递校园正能量 如今,新媒体已融入校园生活,受到大学生的热捧。比起传统媒体,学生们似乎更喜欢通过滑动手机屏幕,在网络平台上获取信息。浙商大官博的“卖萌”语言贴近学生生活,信息的“亲民化”也使得学生更乐于接受。 目前,浙商大在腾讯和新浪同时设有官方微博,此官博是浙江省最早开通的高校官方微博之一,于2013年首批入选教育部教育系统官方微博联盟成员。浙商大官博常设“商大微报”、“校园小贴士”、“商大微公告”、“轻松一刻”、“商大学堂”等栏目,既满足师生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需要,也成为向社会展示浙商大的新名片。此外,该微博紧密结合社会热点,立足本校实际,适时推出“毕业30年校友返校”等活动。 优秀官博的背后离不开团队的支持。目前,浙商大官博微博运营团队有10余人,清一色的“95后”学生。虽然他们大都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但是说起编微博,却是驾轻就熟。早上7点30分到晚上10点30分,从每天第一条“早安”开始,到最后一条“晚安”结束,每天在线15个小时的团队成员,分工合作,以亲切又新潮的语言风格、用心及贴心的活动策划,传递着校园正能量。 该校党委书记蒋承勇是师生眼中的“微博达人”。2011年3月开通个人实名认证微博,听众数超过28万,在全国都有影响力。“学校官方微博要继续发挥好宣传学校、了解动态、把握舆情、接受咨询、解答疑问、解决问题等功能,并在探索中不断完善。”蒋承勇在与官博师生专题座谈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