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复旦大学的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血刃,安徽审计学院的寝室命案,让纯洁的象牙塔里翻腾起一股股戾气。联想之前的马加爵案、药家鑫案等,大学生犯罪事件的不断出现让人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倏然警觉——象牙塔内的心理问题已不容忽视!
虽然极端个案无法推演出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缺钙,但这些流血事件的诱因,看似微末,日积月累却也可变成顽疾,如若升格为反社会的敌意,则会贻害无穷。
今年的5月25日,是团中央和教育部定下的第10个“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5·25”与“我爱我”谐音,倡导的是珍爱自我的主题。
如何全面培养一个学生的生命观、价值观?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都不能缺席,只有打破功利化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完善的人格。
心灵的罗盘
如果同住一室的室友经常晚归,其他人都已入睡,他却开始洗衣服、打电话、玩电脑、抽烟,还弄出很大的声响,同学们提醒后依旧照常,毫不悔改,那与这样的人该如何相处?浙江工商大学肖高磊的一位好友就面临着这样的寝室人际关系困扰。
“我感觉这位同学患有一定的‘人格障碍’。”肖高磊翻阅了心理学书籍,“人格障碍”者大多行为自私,不爱听建议,或者认知与行为脱节,认识到问题却不愿改正,“有一次因为玩游戏时意见不合,他就和室友们打起来了,寝室关系也变得剑拔弩张。”
这样的事例在大学寝室极为普遍。社会的最小细胞是家庭,大学这个小社会便是由一个个寝室的小细胞构成的,室友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家庭成长背景,在地域、贫富、性格上都有差异,一些生活琐事或者一些利益竞争,很可能成为矛盾爆发的导火线,轻则引发打架、孤立、情绪沮丧等情况,重则引发流血极端事件。
如果你留意,会发现最近的不少校园惨案就发生在大学寝室,导火线正是人际关系。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重要转折期。《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九成多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心理压力60%以上来自人际交往,目前,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惑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寝室关系,超过50% 的学生对寝室的人际关系不满意。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被视为掌上明珠,很多家庭实行表扬教育,导致孩子自信心膨胀,心理脆弱,承受不起挫折和磨难。而且,独生子女缺少和同龄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经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势带到大学寝室时,往往容易发生摩擦,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书记朱晓卫说,大学里常常会出现有的学生与其他寝室的人关系很好,而自己寝室的关系却很差,也有的寝室会出现几个学生合起来孤立一个同学的情况。
孩子们在家庭中被过度保护后无法融入集体生活的现象,也是应试教育的副产品。“我女儿到现在也不会自己洗衣服,也不懂得生活中要体谅他人,相互谦让,以前为了保证她好好学习,除了学习以外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们家长包办的。”孩子已经读大一的陆女士坦言,是自己忽视了对孩子生活能力以及应对困难和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锻炼,使得孩子有了“人际苦恼症”。
“环境型塑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源自于成长环境因素。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学生的家教完善,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较多心理上的呵护,形成了乐观、宽容、理性的心态,那么在进入大学集体生活后,一般还是能较为从容地处理寝室问题,不会出现极端情况。”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朱婉儿分析说,矛盾在寝室这个温床中产生,但种子却不是天然诞生于寝室的,成长环境与教育才是种子发芽的诱因。
“现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都虚拟网络化了,沉迷于光怪陆离的网络虚拟世界的大学生往往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商很低。”做了多年大学辅导员的郑璐老师发现,寝室室友间的沟通也非常少,这些现代媒体的负面效应在少人管束的大学生身上很明显,“我在读本科的时候,寝室里是没有电脑的。现在基本上人手一台。很多寝室同学的交流都是在网上进行的,现实生活中反而更加生疏了。”
毋庸置疑,一些大学生在自身行为控制和情绪调控上存在问题,他们的心理、情感、家庭教育缺失,陷入了各管各的小圈子,或是陷入了情感失衡无人倾诉的境地中。这样,在一些突发性的情境下,心灵的罗盘就会失却方向,丧失理性,做出极端行为。
尴尬的错位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发生过一桩离奇案件。
一位母亲把她三岁小女孩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就因为幼儿园的老师教孩子提前认识了字母“O”,这使孩子在认识“O”之前,失去了把“O”说成是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圆形东西的想象能力。
更有意思的是,内华达州州立法院开庭后,陪审团的23名成员判这位母亲胜诉,并且,该州因这桩案件受到启发,从而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
成长的教育,对一个孩子有多重要?
“我们过于强调通过竞争接受教育,而忘了最基本的人格教育。教育是急不得的,欲速则不达,教育功利化更是要不得。”我省心理教育专家朱晓卫觉得,过度竞争和不断提前的“起跑线”挤占了大量成长教育、人格教育的时间,教育患上了急躁症,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越来越功利,而忘却了教育的真谛。教育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简而繁,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使教育对象逐步成长与发展。
尽管现在因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事故不断,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断提升,但见效并不明显。“我们现在的很多心理健康课有名无实,仅是摆设或形式。在进行心理教育时,仅让学生记住知识点、要点,没有真正让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懂得用这些知识来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心。”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这样认为,他还指出,专职心理教师的缺少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软肋。
过分倚重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是非判断标准、价值观念的教育缺失,让很多孩子“情商”、“挫商”缺乏。生命不只是一份工作,活着不仅只为了谋生,了解生命的意义,比成绩更重要,而现在的教育却尴尬地错位了。
教育的磁场
天之骄子的“心魔”,并非一朝一夕酿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大学生都是教育的“产品”,我们不能在最后发现“产品”不合格的时候来责备大学教育的不好,其实,早在培养教育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问题。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一直都是站在起点往终点看,上小学时琢磨着进好中学,然后是好大学,找份好工作。价值观都是单向的,我们应该树立一个往回看的坐标。”朱婉儿觉得,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加这么一个坐标,相信很多人在看待很多事情上的价值观就会不一样,这个社会也可能就会变得有点不一样。
从幼儿成长至一名大学生,在每一个受教育的阶段,老师、同学、朋友、家长、社会等等都对一个人的价值观起到了很大的型塑作用。“外在的因素一旦失去了范式和平衡,就容易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不良的种子。”熊丙奇这样认为。
纵观形色各异的社会新闻,我们更会讶然于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和教育氛围。老师会以冷暴力对待学生,按名次排座位,给成绩不好的孩子戴“绿领巾”,升学率是与学校利益紧密挂钩的评判标准,而道德教育等软指标则无从衡量,于是“爱的教育”被“升学教育”所取代。
有高考的指挥棒在,家长也一直将孩子置于“唯成绩论”的竞争环境中,于是,孩子精神的天空没有了追逐鸟儿的云彩,心灵的原野上没有了随风起舞的花朵,没有了梦想,没有了纯真,就没有了对善的呵护,对美的向往。“现在的家长总担心孩子吃亏受委屈,不断给他们灌输怎么保护自己,这没错,但这种以防范别人为核心的教育可能会导致孩子从小就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人与人一发生矛盾就开始斗争,缺少了合作互助的善举。”教育专家刘培锋说。
“为每个人培养起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以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是教育基本的起码目标。”苏霍姆林斯基的话适用于每个社会。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当这些“晴雨表”出现问题时,叩问的应该是社会的和谐与平衡。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李玫瑾说:“任何一个犯罪人都是社会影响的产物。如果这个社会不能变得更良善,我们每个人也就都要做好‘成为有理由犯罪的受害者’的准备。”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为教育带来负面影响。教育理念和道德底线的双重模糊,使得一些孩子对己自由散漫,对人过于苛求,小天地里恣意横行,大场合中毫无公德,甚至漠视生命。
解开象牙塔里的心结,教育,任重而道远。
http://zjrb.zjol.com.cn/html/2013-05/24/content_2150848.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