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以活动实效体现创先争优成果,浙江工商大学信息学院分党委结合学院实际,以“服务学生”为根本,进一步深化实践导师制,在教师中全面推行全员全程导师工作制度,同时在学生中开始学生党员“小先生制”的实践。通过两种工作制度的结合,探索导师制更完善的体系结构,更全面的发挥导师制的功能,提升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导师制的实施在信息学院由来已久。2003年下沙校区建成使用,学院开辟了专业老师辅导制,每周二、四下午在下沙校区主要由教工党员义务为学生进行专业辅导答疑,并帮助学生解决各类问题。2006年,学院在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导师制的实施情况及效果后,以电子商务专业为试点,实行全员全程导师制,即每位学生自大一入学起,就有一位专业的导师全程指导,一直持续至大学毕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年级和个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做到分层教育,分类引导。学院的这一制度率先在教工党员中实行,每位教工党员每年指导约5位大一新生,逐年累计,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随后在全系教师中推广。2008年,电子商务系教工党支部因此被省委教育工委授予“支部建设创新活动优秀奖”。此后,导师制在学院日益深化,各专业均实行了形式多样的导师制。
在此次创先争优活动中,学院总结以往经验,提出挖掘学生资源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的命题,学院认为可以对导师制进行延伸,推行学生党员“小先生制”,即让优秀的学生党员充当导师的角色,培养学生的管理领导能力,发挥学生服务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朋辈教育作用,传承优秀校园文化,实现对学生的更全面指导,成为学院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补充,将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