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就能获得志愿时数?做志愿还能学到课本知识?
受益学生1700余人,志愿服务时数累计10000h+
商大的这门课在学生间好评无数,更被学校确立为翻转课堂和课程改革试点,并在浙江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和泛雅教学平台上开设。除此之外,这位任课教师也是学生所公认的女神老师。
这门课和这位老师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让我们走进公管学院的徐越倩老师以及她的公益课堂,揭晓其中的奥秘。
将“书本”与“社会”对接,将公益与课堂相融
对于课堂,徐老师认为,好的课堂就是高质量的课堂,无论在授课内容上、讲授方式上还是学习路径上都更有深度、难度以及挑战性。“这不仅是一场教学创新,也是人才培养在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深度改革。一堂高质量的课堂,既是知识传播的过程,更是知识产生的场域。”徐越倩老师说道。
为了贯彻这个理念,更好地让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既读懂书本又读懂社会,徐越倩老师开设了《公益与社会创新》、《非营利组织管理》等课程,采用“课堂+实践+反思”一体化的服务性教学模式,希望学生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同时,以课程的形式提升公益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提升他们的能力,实现学术知识和公益活动的结合。
徐越倩老师在备课初期就把公益课堂进行了策划安排,包括选择与联系社区、公益组织都进行了相向对应计划。把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有机对接。在课堂教学基础上,把一些授课地点从教室搬到了社区,并提前半年就与打铁关社区、长庆乐助公益发展中心等单位沟通联系,到书本内容需要在现实中实验时,直接进入“社区公益课堂”。在这场志愿服务活动中,徐老师通过组织同学们进行社区活动,参加文艺汇演,提供社区社会服务,助力社区自治,把课堂上讲的如何策划一场公益活动、如何培育社会组织、如何履行社会责任等知识点搬到了现实中。具体的操作过程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再提供解决思路。
公益女神徐越倩:将实践带入课堂,突破教育“围墙”
公益女神徐越倩:将实践带入课堂,突破教育“围墙”
“专业知识+公益活动”是教学创新亦是人才培养
“我希望我带过的学生,最后不仅仅只是拿着奖状来看我,还应变得更加成熟。此外,在做课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做一个有情怀、有温度、有社会关怀的人,我们不仅是为了打比赛而打比赛,不仅是为了创造一个新概念而创造新概念,更应关注乡村,关注农民等底层百姓的一些想法和特质,我们得站在乡村发展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且要真真实实地去解决现实问题,这是对中国现实场景的一种观察,一种反思,也是一种破解之道。”这是徐越倩老师在指导学生课题时的叮嘱与盼望。
徐老师的公益课堂旨在将“专业知识+公益活动”持续化与品牌化,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多样的志愿服务中。比如:
“乡村治理+公益品牌”。徐越倩老师把公益课堂搬到了乡村,带领大学生们走进农村,与当地农户们一起探讨农副产品的销售和村庄营造问题,鼓励学生在乡村成立“益农”工作室,通过“益农”课堂的形式给村民们培训如何做好品牌建设。徐老师更是引导学生们利用行政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知识,为乡村塑造公益品牌,例如在浙江嵊州的董村打出了“董山董水更懂你!”的口号,开通“hi 董村”微信公众号、微博,并制作董村宣传H5,以此讲好董村故事,让更多的人认识董村、了解董村。大学生“益农”工作室借助互联网平台联结市场,保留传统农业的有机生产模式,助推乡村振兴新模式。这一实践不仅获得浙江省首届乡村振兴大赛金奖,更是被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
公益女神徐越倩:将实践带入课堂,突破教育“围墙”
“社工实务+志愿服务”。从2009年起,在学习了“公益精神与志愿服务”的课程内容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会进入社区街道进行社会服务活动,涉及独居老人社区融入、叛逆期青少年成长指导、残疾人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在此过程中,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助人自助”的社工精神,提高了志愿服务的能力,也让服务对象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公益女神徐越倩:将实践带入课堂,突破教育“围墙”
“地理知识+公益活动”。从2011年开始的“有爱无碍”——杭城无障碍地图绘制活动,是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等技术开展公益活动的一个案例,近年来已制作完成杭城无障碍地图手绘版、西湖无障碍旅游地图、地铁一号线无障碍地图等,为残疾人提供引导服务,受到多家媒体报道。
公益女神徐越倩:将实践带入课堂,突破教育“围墙”
通过公益课堂实现双向获得感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志愿实践活动,他们从真正意义上认识了非营利组织是什么。参加过徐越倩老师公益课堂的学生几乎都表示自己从中获益匪浅,既能给居民们带来便利,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另外,通过徐越倩老师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在活动中融入知识,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吸收知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同时,对于社区而言,徐越倩老师的公益课堂使社区管理者与公众们享受到了同学们提供的社会服务。特别是被大学生的智慧与青春活力所感染,许多居民都为同学们组织能力点赞!社区负责人和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也为同学们的敬业和爱心给予高度评价。该教学活动不仅提高了他们工作的理论水平,对于今后的社区创新工作也很有帮助。
公益女神徐越倩:将实践带入课堂,突破教育“围墙”
公益女神徐越倩:将实践带入课堂,突破教育“围墙”
“这是一位有温度、有情怀、有社会关怀的老师。”
——学生眼中的徐老师
“徐老师是我的班主任,也是我的导师,于我而言是很特别的人。徐老师给我上的第一门课是人力资源管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为了让我们真实地体验招聘过程,她模拟了一场招聘会,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体验招聘和应聘的过程,在角色转换中,让我们更加明白,如何使得自身更具有竞争优势。而后又继续选了她的非营利组织,让我了解了非营利组织产生的过程、运行的机制和多样的组织形态。最印象深刻的是,她带领我们实地走访了多家非营利组织,其创始人传达的公益理念使我深深触动。”
——吴丹阳 行政1502
“徐老师上课的时候即使是早课,也总充满精气神。徐老师对我们课题也是悉心指导,在各个方面都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给人的感觉是,“你们尽管自己冲,力求作品尽善尽美,其他的问题、顾虑,老师都会帮你们解决。” 是行政系女神没错了。
——鲁光敏 行政1602班
“第一印象,越倩老师是女神级别的人物,很有气质,上课又很有味道。在之后的接触中,也的确如此。课堂上,老师不仅会将理论知识以生动形式讲授,更是会结合时政,讲很多实操性的东西。
另外,越倩老师不仅是我的授课老师,还是我课题的指导老师,她对我们的指导,不仅是在课题的优化上,更有在成人成才上。越倩老师的许多话语都深深的烙印在了我们的心里,其将成为我在学术之路上永远的指南和原则。由此也可以感受到,越倩老师她让人钦佩的情怀和格局,这是一位有温度、有情怀、有社会关怀的老师。“
——葛佳楠
公益女神徐越倩:将实践带入课堂,突破教育“围墙”
“对徐越倩老师最深刻的地方,是她课堂上那种轻松的氛围。课堂上讲课时会把课堂内容和我们大学生关注的东西联系起来,会让我们说出生活中感兴趣的事件,不会直接对学生的言论进行批评或者指导,而是站在倾听和讨论的角度引导我们发言。徐越倩老师这样的上课方式让人觉得很舒适。”
——胡飘飘
“越倩老师给我的感觉很亲切,很温和,让人觉得很舒服,她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实践,在上课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和经验共享,其中让我觉得影响最深刻,也是最喜欢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在越倩老师的课上,没有强制的发言要求,但设立了很多讨论分享的环节,从而形成一种轻松的,学生主动讨论的课堂氛围。”
——赵晨妤
以课堂承载公益,以实践助力学子,徐越倩老师身体力行地诠释了将理论课堂与社会关怀相融合的教学理念。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