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年赴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课题调研
参与国家级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研究
足迹遍及12个省区、52个城市
深入近百个农村实地调研
撰写数十万字课题调研报告
精准扶贫课题获得多项省级学术科技竞赛奖项
保送中国农业大学继续农村发展研究深造
........
即将从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毕业的林晓莉,无疑就是许多人眼中的学术大佬。但比起这些荣誉,也许研究中的发现和项目里的进展更能让她欣喜。这个在三农问题上不断钻研的女孩,用她坚定的步伐诠释着自己对情怀的理解。
我出生于扶贫思想的的起源地——福建宁德的一个小村庄,在感受、并见证了家乡这些年的飞速发展之后,我更加坚定信心想要成为三农领域的研究者,我想要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去见识更加真实的农村,从而为更好地发展农村,振兴农村出谋划策。
“兴趣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去探索,探索的过程又让我不断坚定”
选择三农问题作为自己的方向,对于她来说,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她的家乡是福建宁德,那里也是习书记扶贫思想开始的地方。虽然宁德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早已进入小康,但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经历还是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成长环境,让她始终关注着农村问题,她看了很多材料,也开始思考“我是不是也能做些什么”。
于是在大一的暑假,她报名参加了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组织的课题调研,从此,除去巫山不是云。
第一次调研的主题是农合联改革,她和其它成员们一起深入了浙江的农村。在这一次调研中,她看到了书本上的理论如何化为直观的现实,不加掩饰地展现在她的面前。在大二暑假,她再次参加了清华农研院的调研项目,去了陕西的一个小乡村,那是她第一次“看到那么贫瘠、那么穷苦的地方”。在那个“有些贫困户的人均月消费甚至只有38块钱,距离最近的乡镇都还要两小时车程”的村庄,她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看法:“原来自己从小长大的农村,背后还有那么多故事,在大学学习了新的知识之后,可以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重新观察我从小长大的农村,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这是她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的应用,也是她第一次对扶贫产生明确的认知,“中国那么大,真的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去扶”。这些探索中的发现,让她渐渐看到了自己的方向。
在她的脑海里一直留存着一幅画面,那是在陕西的其中一个夜晚:他们结束了一整天的工作,坐在回县城的车上,大巴车行驶在盘山公路,窗外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她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有一种“心满意足的平静”。
也许在那一个夜晚,她的道路已经决定。
喜欢去做的事情不会觉得很辛苦
调研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是农村调研,要面对的不仅是高强度的工作,还有相对恶劣的环境,不那么容易的沟通。但晓莉在这样的忙碌中感受到的却是,“调研让我很快乐”。
从大一到大四,她的每一个暑假几乎都是在调研中度过。当其他人待在空调房里吃着西瓜玩着手机时,她和其他团队成员们却一直在烈日的灼烧下挨家挨户地做访谈。尤其是大三那年暑假,调研的时间刚好在浙江最热的八月初,在40度高温的街上,连行人都变得稀少,8位小组成员里就有5位中暑。
但比起环境,这种访谈中注意力持续的高度集中和大脑一刻不能停歇的快速运转,甚至更加让人疲惫。在调研过程中,他们白天调研,晚上加班整理当天的各种资料。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她感觉自己的脑子里满满都是访谈的内容。
但是在这种疲倦中,她却感受到了快乐与踏实。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的原因却可以越挖越深,因此调研中的每一点收获和发现都让人喜悦。在她眼中,只有接触过后才能理解,“真正地坐在那跟他交谈,你就能了解为什么中国的社会问题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么多社会问题在农村会变得尖锐”。
调研,就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她感受到的快乐远超过辛苦。
“我不切实际,但也脚踏实地”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也许正是晓莉看上去“自相矛盾”的性格,让她在研究农村问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她看来,自已更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很感性,很愿意去反思,很愿意去思考生活的人”。正是因为这种性格,让她没有过多地去思考一些现实的问题,而更加在意对自身学术能力的提升。甚至对于那些项目和调研,也更多地把它们看做对自己知识储备的一种积累。
对于她来说,现在的学习、调研都是在为以后更好的研究打基础,“通过这些学习,把自己的学术体系构建起来,掌握更多的研究方法”。她也希望在有了这些知识储备之后,能够更好地投入到以后的学术研究中。
但同时,脚踏实地又是她眼中的做学术最重要的东西,是她能够有这些“微不足道”的成果的原因。这种脚踏实地不是说要放弃一切的休闲,要停止所有的幻想,而是“在需要为某件事投入的时候,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更多的耐心去做这件事”,同时也是不要“做什么东西一定要达成某种目的”。
对她而言,做学术不是为了要拿个什么奖,要在简历上添加些什么内容,而是因为想去做、应该去做,所以“脚踏实地地稳稳地去做”。
对于未来,她打算在中国农业大学完成研究生学业后继续深造,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都有较大的提升之后,进入高校任教,继续在学术研究的这条路上一往无前地走下去。这也许又是一次务虚和务实的完美统一。
带着情怀去做事
对于晓莉,情怀并不是一个挂在嘴边的修饰词,而是日常生活里的必需品。这种情怀往大了说,是希望国家能变得更好,社会能变得更好;往小了落实,是能够对某一个社会问题,进行一些努力,提供一点解决问题的帮助。
在她心里,其实有一个最初的理想,“能够通过自己的研究,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或者至少能够解决一些小问题”。但是在现实中,她明白自己作为一名学生能力还十分有限,不管是去推动大的改革、还是对政策产生正面的影响,都是一个“非常艰难又缓慢的过程”。对于她目前来说,所有做的这些东西,“都是希望通过我们现在的这些研究,能够对贫困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与了解”,都是为了成为这个宏大进程里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
这种愿望,开始在陕西老乡把仅有的两个桃子拿出来招待她们的质朴的热情,起源于江苏老乡把她当做自己人倾诉的全心全意的信任,来自于一次次往返中看到的城乡差距和地域差距。它们驱使着晓莉要为农村“努力做一些改变”。
而在不断学习,不断调研的过程中,这种愿望也成为了一种使命和情怀。她一直记得青峰人才学院传达给学子的理念,“我们的青年领袖,我们的优秀学子,一定要具有家国情怀,不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上头,应该要考虑的是怎么让国家怎么让社会变得更好。”,这种理念始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
在挑战杯答辩时,她引用了大学生村官秦玥飞的一段话,这段话也是她对自己的要求:“我必须得了解我自己国家的普通老百姓,了解他们生活当中有什么样的酸甜苦辣,我要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去改变,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