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频频“出场”,这场中外文化交流会的观点很新鲜

来源:浙江新闻  字体:

近日,百年五四融通中外——第二届“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专题研讨会在浙江工商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就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视域里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以来我国的翻译、创作和学术发展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我国的语文革新等进行探讨。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性人物,鲁迅在众多学者的报告中“出场率”很高。

就“五四”新文学与外来文化关系问题,浙江工商大学蒋承勇教授以现实主义之中国传播为例阐述五四以降新文学对外来文化接受的俄苏“情结”。他认为,从文学跨文化传播角度看,由于本土文化传统和社会情势的原因,五四开始。我国文坛和学界就偏重于接受具有强烈民主主义精神和社会变革意识的俄国现实主义,而主要不是西欧的现实主义。

来自浙江大学的吴笛教授分析了五四运动时期鲁迅翻译思想的嬗变,他指出鲁迅的直译思想在引进外国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为中国语言引进了新的表现形式,这不仅丰富了汉语的句法与语汇,更给中国文化输入新的血液。

南京师范大学林敏洁认为,鲁迅作为五四精神代表,在域外诸国不断被译介研究,化身中外文化交流之桥梁。利用新媒体打造鲁迅精神传播模式,以鲁迅为桥梁深入文化交流,应以推动“文化走出去”为己任,借鉴域外鲁迅传播经验,促进鲁迅作品翻译的勘校及去本土化进程,以进一步弘扬鲁迅及五四精神,深化国内外相关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王克非教授考察鲁迅五四时期的译作语言,并与其后三十年代的语言加以比较,分析其词汇、句式层面的具体表现,特别是虚词的使用和典型句式的仿借。    

“鲁迅译作语言中的词汇欧化趋势在后期仍有增强,使用频率也多呈上升态势。句式上的欧化特征是动态变化的,总体略减。鲁迅倡导学习西方语言,鼓励汉语欧化,在译作中充分借鉴西方语言表达形式。”王克非教授说,鲁迅一贯拿来主义的做法和理念,也是五四时期语言开放、思想解放的体现。

中山大学的王东风教授按时间先后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翻译传播分为三个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接触期的零散式译介,到五四前社会主义思想的译介期,再到1918年后共产主义思想的译介全面展开,站在新时代的立场上回顾与综述了马克思主义翻译史,令在场的教授纷纷鼓掌称赞。

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209055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