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第一课”怎么上?人文与传播学院“入党第一课”走进“红船从‘浙’里起航——革命文物进高校”大型巡展现场,为新入党的学生党员上了生动的一课。
1920年,浙江义乌的青山绿水中,一组灰白色的庭院建筑在水村山郭的映衬下显得庄重而静谧,在其中一间杂乱的柴房里,陈望道专心致志地开始翻译《共产党宣言》。从此,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在“浙”里燃起的真理火种,通过一代代仁人志士薪火相传,越过百年沧桑,至今仍生生不息,风华正茂。从革命战争年代青年斗士的绝笔信件,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珍贵影像,再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取得的历史性成果……100件承载着深厚历史积淀的革命文物来到浙江工商大学,款款讲述往昔的峥嵘岁月,传扬永不褪色的家国情怀。
4月4日上午9:30,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文物局联合主办,浙江省博物馆和浙江工商大学组织部、宣传部、团委、人文与传播学院共同承办的“红船从‘浙’里起航——革命文物进高校”大型巡展浙江工商大学站启幕。校党委副书记袁金祥,省博物馆副馆长纪云飞,校人事处处长郑晓东,校团委书记张华,校宣传部副部长张捷,人文学院院长何庆机、党委副书记林琳、历史系主任杨齐福出席开幕仪式。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鲍伟主持仪式。
校党委副书记袁金祥在开幕仪式的讲话中指出,让革命文物走进高校,走进青年,是革命文物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发展,也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党的百年非凡奋斗历程,是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的宝贵资源和最好的“营养剂”。希望本次展览成为广大师生学习浙江党史和改革发展史生动的思想政治“大课堂”,充分发挥教育引领作用,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成为学习的“源头水”,思考的“活教材”,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省博物馆副馆长纪云飞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革命文物承载的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通过这个大型巡展一定能汇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探索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传承工作,有效激活革命文物培根铸魂、凝心聚力、助力党史学习教育,为传承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提供源流和支撑。希望同学们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涵养家国情怀,成为志存高远、奋斗自强、品德高尚、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好青年。
红船从“浙”里起航。一路走来,回首过往,百折不挠的革命岁月,激情燃烧的建设时期,日新月异的改革年代,自信自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浙”里人民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浙”里华章。
人文学院预备党员在浙江省博物馆讲解员黄洁的深情解说中重温了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浙”里从陈望道翻译的两版《共产党宣言》拉开帷幕,“浙南红军第三团之印”背后的艰苦斗争点燃了燎原之焰,《为巩固和平坚决抗敌告全国各界男女同胞书》充分展现了“浙”里军民同仇敌忾的伟大民族精神,而周恩来同志的珍贵笔迹则浸润了他对中国革命的赤诚与希望。
“把青春献给祖国”——大陈岛垦荒队员把对新中国的“清澈的爱”庄严记在日记本里,遒劲的笔迹之下,映照出几十年前那个激情似火的建设岁月和“最可爱的人”淳朴的脸庞。1980年12月11日,卖纽扣的19岁温州姑娘章华妹,如愿以偿地从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到了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工商证字第10101号,成为了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两年后,由谢高华帮助建立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也成功开业。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以浙商为代表的浙江人民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在“四千”精神和“义乌经验”的指引下,浙江由一个陆域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为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全面深入调研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作为浙江省域治理总方略的“八八战略”,对浙江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为浙江转型发展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张蓝图绘到底,浙江大地正不断焕发新气象、迸发新生机。从防疫赛场到治水一线,从繁华都市到千万乡村,浙江全省上下正以勇担历史使命、勇当探路先锋的责任担当,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山河为证,岁月为名,革命浴血,改革如荼。一路走来,“浙”里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永立潮头。站在历史与时代交汇点深情回望,凝结着对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的无比珍视,充满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事业的壮志豪情。
浙商大微信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