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21岁的大学生,他在3年的时间里一直致力于一件事:把“活”字写进蓝印花布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走近大家的生活。他就是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历史系的大三学生哀煜江。
今天(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哀煜江的新作《蓝与白的变奏》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乡蓝印花布技艺”的历史沿革及传统工艺等进行探讨研究。
本书从桐乡“蓝印花布作坊人”的角度,讲述了哀煜江从小看着父亲重建丰子恺先生的祖父丰小康创立的丰同裕染坊,耳濡目染喜爱上了这门独特技艺,被非物质文化遗产折服的故事。
蓝印花布在明清时期是百姓们日常使用的织物,并不起眼。但蓝印花布制作所用到的靛蓝、镂空雕版、棉布土绸以及防染浆都极有考究,哀煜江从蓝印花布制作的原材料分析,“虽然是普通百姓才用的,却在当时的江浙地区形成了完整的生产贸易体系,由此可以看出其历史的延续性,这也是蓝印花布传承的意义与价值。”
哀煜江的父亲在他还没出生时,就已经开始经营染坊。因为居所邻近原本的丰同裕,在很小的时候哀煜江就对染布的过程了如指掌,“最有趣的是浸染后布匹颜色的变化,过程中会出现黄、绿、蓝等颜色的依次变化。并随着浸染、氧化次数的增加,最后蓝色也会越来越深。”哀煜江最喜欢的蓝印花布制作中的镂空版刻制,“这绝对是精细活,镂空版的一刀一刻,非常考验技能。”
《诗经·采绿》就有“终朝采蓝”一说,这是对靛蓝染料较早的记载。蓝印花布多用土布,却是明清以来江南地区市镇经济的飞跃发展见证。通过设身处地体验当地民众对蓝印花布的传承和发展,哀煜江发现,蓝印花布还有诸多“踪迹”还没有完全被挖掘出来,蓝印花布的魅力没有充分展现出来,还有很多提升空间。
他开始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有品质的文化生活更加向往,蓝印花布遗产资源究竟多大程度上为人们的现实生活作出了贡献,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丰同裕染坊内一位老师傅说:“如何定义蓝印花布,不是织出一件高大上的蓝印花布,而是一定要深入其文化资源,凝练出文化能量,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蓝印花布对自己的现实生活的意义。”对他而言,从蓝印花布文化中究竟获得了什么,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哀煜江不仅是个思考者,还是个实践者。这三年,他穿街过巷,带着问题追溯蓝印花布的历史。“装饰纹样,多是寓意吉祥的民间神话,反映了社会文化。在历史中追根溯源,蓝印花布的方方面面是当时民间生活的写照。”
蓝印花布技艺虽已被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但其从业人员并不多,这也是哀煜江萌发写书的初衷。“蓝印花布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比如其纹样的演变与内涵,以及蓝印花布技艺发展的轮廓等。我想通过自己的一点力量,让更多人对这项传统技艺,让大家领悟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