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最锋:一面硬汉,一面书生,“橄榄绿”是他心中不灭的勋章

字体:

13年入学

14年选择投笔从戎

17年退役

那一抹“橄榄绿”一直影响着他

追求极致、对“差不多”说不

他将“严要求、高标准”带入生活学习中

书法创作、英语竞赛、志愿挑战

获得外观设计专利、工业设计优秀奖

19年考取浙江大学研究生

他不断“打开自己,拥抱社会”

他用多元生活充实自我

他就是艺术设计学院的陈最锋

追求极致、对“差不多”说不

Pursue the ultimate, say no to "almost"

每一个男孩子都有一个军旅梦,陈最锋也一直向往着部队生活,大一结束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对未来并没有很好的认识和规划,感觉自身缺少竞争力和“向前跑的冲劲”,于是他选择了身着军装,加入部队,通过军旅生涯锻炼和磨砺自己的意志,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强国强军,为国防事业的发展助力,对现代社会作出贡献这样的信念也一直鼓舞支撑着他。

严苛的环境能够锻炼人的成长,陈最锋在刚进入部队时体能比较差,但是他“不甘心”,他抱着“既然来了就要有所突破”的决心,在别人休息的时候加练,跑步、单杠、增强体能,他一丝不苟,追求至臻。第二年,从新兵变成老兵,他有了训练别人的机会,虽然从被训练者成为了训练者,但他依旧对自己要求严格,他会每天独自练习训练时的动作和口号,还会给自己录音,听听哪里有出错的地方,凡事追求完美使他的训练成果得到很多人的夸奖,夸他的动作标准、口号响亮,让他觉得这一切的努力都不白费。军旅生活的过程磕磕碰碰,但好在收获颇丰,谈及部队带给他最大的收获,陈最锋说:“部队教会我做事就要追求极致,要够狠,绝对不能差不多就可以。”

部队在个人能力方面的培养与社会、学校不同,两年的参军生活除了教会了陈最锋突破自己,敢于挑战,还让他在生活中能够遵守规矩,善于制定计划。在部队,军人的每个动作和计划在执行前都要被认可,需要真正做到“说一不二”,军营的节奏就像是一种“被设计好了的生活”,从吃穿住行到日常训练,每一分钟都在跟着大部队的步伐走,任何人不允许掉队。还有很多高压的时期,比如每年都要乘坐几天几夜的军列,前往甘肃、内蒙古等地区进行野外实战演习。在西北的荒漠戈壁自己搭建帐篷,经常会在半夜一两点进行机动转移,锻炼在极端条件下的能力,一天甚至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这些经历成为了他永远闪光的记忆,也铸就了钢铁般的意志和自律。陈最锋在回校后也养成了严格的作息习惯,他坚持早起,锻炼身体,生活规律严谨,他会头一天晚上按照事情紧急和重要程度计划好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写在便签纸上,在第二天做完一项划掉一项,周而复始,自律使他更加优秀。

退役后的陈最锋并没有彻底脱下迷彩服,部队里学到的点点滴滴都在影响着他每一个决定。他把这种体验当做一次磨炼,逐渐适应了教官的身份,并且与学弟学妹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把从部队经历,从军旅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道理和经验贯彻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把吃苦耐劳、坚毅自律的品质传递给学弟学妹们。

从部队到学校,从迷茫、缺乏竞争力到追求极致、超越自我,从锻炼自己、严于律己到帮助他人、传递精神,陈最锋的生活轨迹和状态因为大一时投笔从戎的决定变得不一样,变得与众不同,回望过往,他为自己的经历而骄傲,展望未来,带着部队生活留给他的精神宝藏,他充满信心。

军事战略化学习,输出倒逼输入

Military strategic learning, output forced input

部队和学校是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对此陈最锋直言,离开部队那种按部就班又充满惊险的生活,回归校园的自由安适确实让他在最开始的日子里陷入了迷茫,他不知道该怎么调整自己的状态,也找不到未来的方向。但是在短暂的沉思之后,他将自己在军队的“狠”与“刚”延续到校园生活中,保持在军队中的良好作风与作息,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长期的坚持让他的学业成绩和专业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他多次获得奖学金,并且获得了第十二届创意中国设计大赛工业类二等奖、国际民宿设计大赛最佳生态空间奖等。

不仅如此,本科产品设计的陈最锋在今年成功考取了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

专业的选择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陈最锋说:“这还是要很谨慎的,毕竟方向错了,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经过多方考量,陈最锋选择报考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希望自己可以结合设计在文化方面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因为报考专业跨度大、录取名额少且浙大本校竞争压力大所以他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套军事化硬核复习计划。首先是将考试科目进行合理细分,化整为零,再根据时间与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月流程和日流程,保证大方向的稳定进展。前期准备以了解为主,大量的学习基础知识;中期则要进行巩固和延伸,遵从遗忘曲线科学地进行复习;后期侧重于强化与整理,陈最锋说:“考研也是一场信息战,我会自己搜罗全国各地的考卷和招生信息,从中整理出重点,节约自己的时间。然后就是要关注和专业相关的论文以及书籍,缩小自己与竞争者知识储备上的差距。”

陈最锋一直觉得“输出倒逼输入”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他强调,唯有自己将知识点能讲出来、运用出来,自己才能真正的举一反三,将任何题型融会贯通,否则,就是磁悬浮式学习,得不到精髓。当然,学习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也会根据自己的效率和心态来不断调整。而且选择考研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一切,实际上,在备考期间陈最锋一直保持锻炼,他认为锻炼可以让自己“换换脑子”,提高学习的效率。

记忆中的橄榄绿,他从未忘记

Olive green in memory, he never forgets

一日从军,终身担责;记忆中的橄榄绿,他从未忘记。曾体验过军旅生活的陈最锋对家国天下有着更深的见解,因而即使离开了部队,他并没有忘记军人的担当与责任。他说,为民为国不一定要牺牲自己,只要怀着一颗关怀他人的心,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

带着这样的信念,在大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陈最锋与团队成员将目标群体锁定残障人士,希望能给残障人士带去一些温暖和生活上的便利,为他们创造一个无障碍的社会。他们广泛进行社会调研,最终聚焦于抓握能力差、有擦拭需求的残障人士,他们发挥自己的设计专业知识,通过研究和模拟实践,设计了一款“手指棉签”——“关爱、环保、卫生于一体的无障碍‘多功能护理产品’。而他们的项目也最终成为结题答辩中的优秀结题项目之一。陈最锋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更多的注重社会人的身份,关注问题背后的社会痛点,注重项目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此外,陈最锋通过参加许许多多的志愿活动来践行身上的责任。他大二曾参加过阿里集团举办的“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和“天下网商大会”的志愿活动。即便是在很忙的大三,陈最锋也会在空闲的时间做志愿活动。做志愿者的时候,他学到了很多,也在各个志愿活动中交到了很多优秀的朋友,大家相互鼓励,交流经验,不断进步。谈及让他印象深刻的一次志愿者经历,他到现在都颇有感触。当他得知他通过了FBIF亚太地区食品创新论坛的两轮面试,并且被安排负责对接国内外媒体记者和国内外高管的时候,意外之余更多的是紧张与压力,因为这个岗位不仅要求有一定的交流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英语口语水平,他担心自己会出问题。但是军人的傲骨与少年冲劲绝不让他服输,最终他化压力为动力,圆满地结束了这次志愿者工作。

打开自己,去拥抱这个社会

Open yourself and embrace this society

“我喜欢挑战,喜欢多元化的生活。”陈最锋如是说道。大学的第一年,陈最锋想挑战自己、实现自己心中的英雄梦,于是他选择去当兵;大二的寒假,他在专业方面考虑了很多,穿越了万重阻碍,最终选择去浙大跨考研究生。他的生活从未一成不变,不断的开发自己新的领域,并把这些做到极致,是他的追求,也是他的能量来源。

他说,“我们要不断去打开自己,拥抱这个社会。” 他也这样做。他每周都会抽出一个晚上去下沙的汉语角与外国友人交流,在帮助外国友人领略中国文化和语言的同时,增加自己的语言储备,扩展自己的视野。此外,他每天都会听外语新闻,了解全球大事,丰富自己的阅历。他尝试着不同形式地输出与翻转式实践,做翻译、参加英语演讲竞赛,参演英语舞台剧、参加APEC未来之声等活动。

同时,陈最锋在书法上面也有所建树。之前在部队,大家都说他能写一手漂亮好字,后来他想,既然如此,自己为什么不能在书法方面精益求精呢?他每天会练习书写硬笔和毛笔,曾斩获无数硬笔、钢笔书写比赛。有时他还会教朋友写字,将自己的心得与经验交与他们。他还会倾囊相助,用自己的书法帮助各个学院楼出黑板报,用自己的力量装点校园中的每一个书墨角落。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军营生活让陈最锋学会合作

也教会他执着的力量

带着这些特质

校园成为他璀璨的舞台

愿你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活出不一样的大学四年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