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2月至9月间,我受学校蓝天计划资助,前往美国瓦尔布莱索大学进行为期7个月访学工作。这段访学生涯充实而美好,让我备感难忘。故而,我非常乐意把我的访学经历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访学期间,我居住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瓦尔帕莱索市,那里距芝加哥约60英里。瓦尔帕莱索市是个典型的美国中西部小城市,环境宁静祥和,我在那里的生活和工作都很愉快。通过实地居住,与美国朋友的交往,参加当地的文化活动与社交活动,我较为深入地了解了美国的社会状况与市民生活状态,这对于我作为人文传播学者的学术研究很有帮助。以前我对美国的感受,是“熟悉的陌生人”,在书本中读过它、在电视里看过它、听朋友说过它,但说到底。终归是间接而模糊的。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真正地来到这方土地,眼见为实,感同身受,才可洞悉于事、静思于物,继而沉潜于心。
我所在的瓦尔帕莱索大学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学校有全美国最大的路德教教堂,每年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都在此举行。总的来说,典礼的形式和流程和国内大学差不多,但是有两幕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一是在开学典礼时,每位学生都要上台在诚信协定上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承诺自己在以后的求学生涯不做假;二是在毕业典礼时,当毕业生开始退场,两边前来观看的朋友亲属都会起立,夹道鼓掌欢送,场面非常温馨。
校园里每个学院的建筑都非常有特点,其内部设计非常人性化和舒适,不仅瓦大如此,应该说我之后参观的诸多美国高校都是如此。校园里的现代雕塑和风景自然结合,大片的绿草地。学校的博物馆有些珍贵的馆藏油画,其沿革也有着历史典故,还有不时陈列的师生们设计的作品展示。美国大学非常重视体育、音乐和艺术,学校的剧场和活动中心常年都是排满的,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自从工作以来,一直渴望出国去看看,我非常珍惜这次访学的机会,也意识到时间的可贵和重新自我充电的重要性。重返校园的生活非常美好,能够阅读到大量与专业相关的英文专著,这对我来说大有裨益。我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每天背着双肩包去自习,简单而素朴。暂别忙忙碌碌的工作状态,让自己的心沉潜下来,静静地思考些问题。时光似乎也舒缓下来,多了几分恬淡和从容。在访学期间,我选修了四门课程,分别是:高级新闻学、欧洲现代电影、数字媒体、现代日本。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收获:1.直观地认识了美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生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研讨、注重互动、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采用目标任务导向型的有规划学习,是其显著的特点。这与国内大学以教师主讲型为主流的授课方式截然不同。这也与他们小班化教学有较大的关系。2.较为深入了解了美国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体系,他们对于新媒体技术非常关注,并且邀请业界人士进课堂讲学,同时注重技术应用与理论反思的结合。3.大学师资队伍与学生生源的国际化程度很高,体现多元文化、思维的碰撞与交流。
除了听课和泡图书馆,我与学校本专业的老师聊天讨论、聆听讲座、参加校园里的活动。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和艺术系女老师Liz.Wuerffel的交流,我们都在教授纪录片课程,比较有共同话题。她曾经带着两名学生前往叙利亚,在战火硝烟中居住了2周,用单反相机拍摄了反映叙利亚难民生活纪录片的《帐篷做的家》,并且在国际上获了奖。我观摩了这部时长30分钟的纪录片,非常钦佩她的勇气和魄力,也很欣赏她作为女性所具有的深邃的思考。她说她来过中国南京,很喜欢中国的美食,我向她推荐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原先对欧洲艺术电影知之甚少,在教授PeterLuzte的课上,我观摩了不少经典的电影,每节课后Luzte教授都会和我多聊几句,听听我的理解和评价,给我一些建议。我还参观了传播学系的实验室,那里有个小型的实体演播室,我去的时候,学生们正在制作电视节目。教电视的Phillips给我观看了学生们制作一部关于中国留学生的片子,从生存适应到文化交流,质朴而有思考。
在美国,非常注重礼让和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两车相遇时,对方会示意让你先过。美国人开车非常守规矩,这与国内相比,确实是让人感喟。在小区散步时,遇到锻炼的美国人,他们一定会和你友好地打个招呼,寒暄几句。去银行、邮局办业务从来都没拥挤过,工作人员也相当和善,等待的人也是静静的、从容的,没未有过心急火燎地不耐烦,时间似乎都慢了下来。在餐厅吃饭时,美国人的交谈都是耳语式地,声音非常轻,在旅游景点亦是如此。这使得我们来自礼仪之邦的中国人常感汗颜。
我们印象中的西餐,是牛排、汉堡、薯条和沙拉,到了美国才发现,其实在国内吃的西餐已经本土化了。同样,我们去当地中国菜馆品尝时,发现口味也已经美国化了。对于饮食的话题的交流,很容易引起情感共鸣,美国朋友教我制作小甜点,我也教他们包饺子、馄饨和糍粑。这当中有趣的体验是,他们会反复强调制作的配方比例、温度的把握、烤箱的时间设置等等,一切严格地按照精确规范的操作来,绝不会错。而我会告诉他们制作中国食物更多地是凭自己经验判断和感觉,这一点让美国人觉得太难了。美国人的休闲活动是各种party,有时是在他们家里,有时在附近的密歇根湖滩,那里落日很美。和朋友静静地在沙滩漫步,看着晚霞将天际晕染了一抹甜美的粉红色,对岸的芝加哥群楼若隐若现,有着海市蜃楼的梦幻感。
承蒙朋友相助,访学期间我居住她家中。她给了我很多帮助,无论是风雨无阻地接送我去学校听课,还对我的专业写作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这让我在专著撰写的过程中非常顺畅。我俩经常在书房对坐看书、或是在小区散步闲聊、或是一起健身运动。有时饭后,我俩会坐在沙发上聊天,会经常心有灵犀想到一个共同的问题,相视大笑。小区绿草如茵、树木茂盛,清幽静谧,时不时见到松鼠和小鹿出没。我们如隐居世外桃源般,朗声清谈,颇有魏晋遗风之感。
在访学期间,我得以在图书馆阅读到大量的外文资料,在此基础上,我撰写题为《全球化媒介社会背景下的新闻生产研究》的专著一部,近20万字。该书广泛汲取了海外相关最新研究资料,围绕新媒体革命、全球网络社会、在线新闻生产、媒介转型与新闻业、社交媒体、新闻游戏等专题展开,深入研究了全球媒介社会环境中新闻生产的新形态与新特点,并予以理论的总结和前瞻。目前已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于2016年底出版。同时结合我之前申请的省社科基金项目“孔子学院媒介形象研究”,搜集了大量孔子学院相关资料,这为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实地参观了孔子学院和中学的孔子课堂。并且参加了瓦大的孔子学院经常会举办富有中国元素的文化活动,如新春音乐会、元宵节活动、外国中学生汉语比赛等等。在活动中,了解孔子学院的办学模式和海外影响。
在学习和研究之余,我也利用学校寒假、春假和暑假期间,前往美国各地旅行,广泛参观了美国的诸多著名大学、博物馆和自然、人文景观,对于美国社会的人文环境,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有了较为直观的了解和认识。我是新闻学专业出身,拿着相机和摄像机在美国的城市、乡村、国家公园穿梭记录,这种感觉似乎又回归了我短暂的记者生涯。当然,有时候觉得访学时间若能再长一些就好了,有些地方路过时仍不免为匆匆一瞥,未及细察,只能期待以后有机会再去感受了。
回来后,我在学院做了两场报告:一场是党支部活动、一场是新闻与广告专业联合教研活动。报告的要点如下:1,关于美国传播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课堂组织、教师授课情况、作业考核方式、课程评价机制等。2,目前美国新闻媒体发展情况。如新媒体的最新发展趋势,新闻网站的特点,社交媒体和数字媒体的使用等。3,关于美国目当前电视业的情况。Youtube视频网站、美国电视新闻节目、纪录片等。4,美国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中关于新媒体的研究情况等等。5,美国高校的校园仪式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同时以大量我在寒暑假的美国旅拍照片,图文并茂地向同事讲述了自己的所见所感,有的同事也以自己出访到其他国家经历进行交流,大家热烈讨论,非常融洽。
此外,我还在我所授的课程当中,适度穿插一些关于访学时的见闻、经历和体会,讲述给学生听,激励学生有机会可以多出去看看,增广见识。我还设想,积极引入美国的一些教学方式,联手同事一起进行新闻学专业的课堂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回忆是心灵返回时空的愉快之旅,让我重温了访学期间的诸多美好的经历,真诚地感谢学校的蓝天计划给青年教师以走出国门的机会。文末,结合我自身的体会,给这项计划提出一些建议,供领导们参考,其一,蓝天计划应该一直延续下去,这对于老师开阔视野、转变思路、再次充电学习,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有很大的裨益;其二,建议蓝天计划资助期应该为一年,因为半年时间接触有限,一年时间的访学收获会更为丰厚。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