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妈妈,从小学到大学——记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三女生曹秋芳

来源:浙江教育报  发布日期:2014-05-30   字体:

初夏,温暖的阳光洒落一地。曹秋芳扎着马尾,着一身宽松休闲装,透着质朴、温和,还有一点点俏皮,走入了记者的眼帘。

宁愿是个撒娇的小女儿

“最美青春——浙江省第一届感动校园人物”名单公布,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曹秋芳入选其中。对于曹秋芳来讲,荣誉似乎“唾手可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浙江省道德模范、浙江骄傲、浙江孝贤、浙江省青少年学生道德榜样……“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不是现在这个在一系列光环笼罩下的曹秋芳,而是那个可以一直待在健康的母亲怀里撒娇的小女儿。”说到这里,女孩明朗的笑容暗淡了。

在曹秋芳只有两个月大时,母亲因一次手术意外,引起压缩性椎管斜直,从此卧床不起。父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不得不经常外出打工赚钱。4岁起,小小的她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重任。就这样年复一年,曹秋芳在命运之轮的碾压下顽强成长——7岁上小学,她把母亲“带”到小学;12岁考上离家10多公里的上虞章镇中学,她把母亲“带”去中学;15岁上高中,这次是人生地不熟的东关中学,她又把母亲“带”到高中……

2009年2月12日,这是让曹秋芳深刻铭记的日子。那一天,母亲竟能下床着地,缓慢地行走几步了!望着这一幕,17岁的曹秋芳喜极而泣。

两年后,她把病情稍有好转的母亲“带”进了自己就读的大学。看到一个柔弱的大一女生顶着夏天毒辣的日头,张罗着给母亲找房子、谈价格,房东和周遭的人们为此感到惊讶。而此时的曹秋芳,早已学会了坦然面对。

没有工夫伤心消沉

曹秋芳的事迹,媒体早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进行了报道。才4岁,她每天就要去很远的地方取水,给妈妈擦脸、擦身,还要做饭、洗衣;每天早晨5点起床,晚上总要12点以后才能睡觉,中间还要起床为妈妈翻身、按摩;小小年纪,就学会了种菜,并学会了缝制手套补贴家用……

曹秋芳说,当不幸陡然降临到一个人身上,你无从选择,只能挺住,然后一步一步往前走。“没有办法自怨自艾,因为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每天追着时间跑,没有工夫伤心、消沉。”

小学三年级以前,父亲带着母亲四处求医,家里常常只有她一个人,而她一周的生活费只有5元钱。“没有真正饿过肚子的人不会理解,父母挣钱有多么不容易。”懂事的曹秋芳从不因此抱怨,除了在学习上,她从不乱花钱。

为了不耽误女儿学习,母亲在她大二下学期时,就回了老家。曹秋芳每天都不忘打电话问候母亲,母女俩每每总有讲不完的话。“知道妈妈一切都好,我才能集中精力学习。”曹秋芳说。

辅导员郑颖告诉记者,每个双休日,无论再忙,曹秋芳都会赶回老家照顾母亲。“她很坚强,从不言辛苦,哪怕大一刚入校,给母亲找房子那段最艰苦的时期,她也是自己想办法解决。” 郑颖说。

绝不会把时间挥霍掉

曹秋芳告诉记者,她已早早做好了考研的准备。目前她最大的困扰,依然是“时间不够用”。事实上,这个问题已困扰了她很多年。

很小的时候,课余时间的嬉戏玩耍几乎跟她绝缘,她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照顾母亲、做家务和学习上。能够安安静静地看书、做功课,于她而言,便是最幸福快乐的事了。

在东关中学读高中那几年,因为课程多、作业量大,老觉得时间不够用,常常熬夜复习。凭借骨子里的那种韧劲,她的成绩一直以来都非常拔尖。大学期间,她依旧勤奋刻苦,每学期都能获得学校的优秀学生综合奖学金,还曾获得国家奖学金,而这项荣誉,整个学院里也只有三四个名额。

尽管忙碌,但在大一、大二期间,曹秋芳仍不忘抽空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及社团活动,用自己的所学服务社会。进入大三,她直言压力大了很多,“还是一步一步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打好基础最重要。我不敢有丝毫松懈,也绝不会把时间挥霍掉,即便心情很沉闷,我也会看一些美剧调节自己,顺便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

http://www.zjjyb.cn/jyb/yaowen/6547.html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