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浙江工商大学学生提供 孩子挑食、偏食,肯定令不少家长头疼吧!一方面担心孩子营养不良,另一方面跟孩子说教又没有效果。怎么办?浙江工商大学甲乙剧社的同学肯定会力荐自编自导的话剧《小白兔奇遇记》和《小熊拔牙》。因为,这两个讲述不挑食的话剧每每上演后,幼儿园的小朋友立即就知道改掉坏毛病。上周五,在下沙幼儿园上演后,依然取得了同样的效果。大学生把奖品糖果发给小朋友时,小朋友悄悄地将糖果放到口袋里说:“今天吃过糖糖了,明天再吃。拔牙,痛!” 用小朋友喜爱的方式“对话” 土豆、番茄、胡萝卜,基本上都是小朋友不爱吃的食物,糖、蜂蜜等甜食却是小朋友难以拒绝的食物。 “在我们两个话剧里,这些情景全部有。”浙江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大二学生王亚媛介绍,两个话剧是专门为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所编导的。“我们希望小朋友在生活的场景中,对照自己有哪些不足。” 王亚媛提到,自己读了食品专业后才意识到,从小有正确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每每看到姐姐的小孩挑食,她就在想,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让侄子明白道理呢?“我有意识地观察他的习惯,试着跟他讲道理,最后发现一切徒劳。有一次,他追着我讲故事,我随口编了几个故事后发现,小孩子可爱听了,而且他们能够将这些话听进去。” 于是,就萌生了为小朋友编写一出讲不挑食的话剧的想法。“从小朋友最不爱吃的胡萝卜开始介绍。小白兔很受小朋友欢迎,因为它长得可爱身体又强壮,为什么呢?主要是吃了胡萝卜。”王亚媛说,在完善剧本时,不少非食品专业的学生也来献计献策,将他们身边小朋友不喜爱的食物一一列出来,然后串入到剧情中,《小白兔奇遇记》就这样诞生了。有人提到小朋友爱吃的糖,糖吃多了又不爱刷牙,牙齿会蛀须要拔牙。“用小朋友最怕的疼痛告诉他们,少吃糖多刷牙的重要性,而且用小朋友喜欢的熊宝宝来做主角。” 想进入孩子世界完善剧本 浙江工商大学信息学院学生小陈,虽然不是读食品专业的,但是,她还是热衷于为孩子们表演。 “现在的孩子太聪明了,我们的剧本需要时常更新呀!”上周五的表演结束后,小陈跟小伙伴在诉说自己被一位小朋友“打败”了:“有位小朋友走过来说,阿姨,木糖醇不含糖,这个是不是可以多吃?”令她有一种想撞墙的冲动。 王亚媛说,虽然剧本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写的,但是,现在的孩子受到电视、网络的影响,知识面太广了,想不被他们“打败”,剧本需要时时跟着他们的脚步走。“我们准备去幼儿园、小学多跟孩子们在一起,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然后再回过头为他们重新打造相应的剧情。不然,‘落伍’的信息反而达不到让他们听话的效果。” |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张晶 编辑:郑海云
|
http://hznews.hangzhou.com.cn/kejiao/content/2014-06/03/content_5306824.htm
|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