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建兴谈“做学问”:基于自主性 追求引领性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

“要做什么样的学问?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学者?”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郁建兴发出“灵魂拷问”的那一刻,现场静默。

片刻之后,他如此回答:“学问应该具有自主性和引领性。中国学者绝非是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产品的依附者,也不只是社会发展的旁观者、见证者,更应是参与者,甚至是引领者。”

1月15日,浙江工商大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小组”撰写的新书《畅通双循环 构建新格局》在浙江杭州发布。

作为新书的作者之一,郁建兴表示,这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一次实践。

2020年,中国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一方面,基于中国实践、中国经验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既缺乏基于自主性而建构的理论分析框架,也缺少具有引领性的政策体系设计。

而自主性和引领性正是郁建兴一直以来所坚持和倡导的治学理念。

自主性即在研究方向上,摆脱仅仅基于西方历史经验形成的社会科学问题;引领性指研究成果要能引领中国的治理实践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可能的经验借鉴。

为此,2020年10月,郁建兴组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小组”,开展专题研究。小组成员中既有高校教师、研究生,也有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商会的参与者。

对于著作定位,郁建兴表示,这是一本尝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研究议程的导论型作品。该书共分十一个章节,内容包括如何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如何加快产业创新、如何加大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为其他地区高水平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我们有意将字数压缩在10万字左右,力求直击问题,提供可能的方案,涉及的内容都是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前沿、最紧迫的议题。”郁建兴举例说,书中提到了政府要完善产业链政策,这比单纯提出要支持某些企业、行业更具有全局观,也更接地气。

郁建兴表示,中国的学者要聚焦中国国内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谈到这时,他借用了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为费孝通《江村经济》一书所写的序言中的一句话:作者并不是一个外来人,在异国的土地上猎奇而写作的;本书的内容包含着一个公民对自己的人民进行观察的结果。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zw/gn/2021/01-15/9388567.shtml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