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来了!这场关于“垃圾分类”的头脑风暴,你会怎么答?

来源:浙江新闻  字体:

7月12日,2020年浙江工商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测试迎来1424名考生,这是高考结束后的一场新较量,很多学霸考生咬紧牙关,在考场上做最后的奋力拼搏。

2011年,我省率先施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以来,如今已是第10个年头了。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高考改期回到7月,“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测试也不得不跟着改期,从高考前延迟到高考后。

考生和家长对“三位一体”的招生模式已不再陌生——招生院校通过高中学考成绩、高校综合素质测试成绩、高考成绩三方面综合考察学生,最终确定入围考生。

考场内外“请保持一米距离”

上午9时,考生已经开考。但浙江工商大学南门口聚集的送考家长仍未散去。高温天,家长们戴着口罩等待着。温州家长许成茂说,他要在原地等女儿考完一起回家。

工商大.jpg

而当“三位一体”遇上疫情防控,在浙江工商大学考场外,记者看到,戴口罩、测体温、消毒、一米间距……各类防疫措施非常完备。考场更是被警戒线围起来,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为考生进行服务。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在进入校门时都要进行测温。

走进考场可以看到,每一间考场门口备有口罩、纸巾、免洗手消毒凝胶、消毒液等消杀用品,考官和考生的座椅全部间隔一米以上。每个考点入口处至少安排1名经验丰富的发热门诊医生指导体温检测工作。同时,设置凉棚和体温异常者复检室。

为保障全部考生能顺利参加考试,学校还特别设置了备用隔离考场。选择通风良好、相对独立的教室,并设置专用防疫特殊通道,设置“应急考场”标识。

考题带来一场意想不到的“垃圾分类”头脑风暴

经过一个上午的测试,浙江工商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第一批考生走出考场。来自富阳中学的考生小高报的是文法类专业,她说,今天“无领导小组”的话题是对垃圾分类的探讨,“整个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氛围很好、很融洽,我们从垃圾分类的制度、市场、科技、教育等角度开始小组讨论。”

“垃圾分类不是易事,需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我觉得垃圾可从经济效益方面入手,比如‘垃圾银行’,垃圾可以兑换成牙膏、香皂等生活用品……”考生小于自信满满,她说,考题还给了三个国家对于垃圾分类的处理措施,“我分别分析了三个国家对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和缺点,还为垃圾分类提了建议,例如在创新垃圾分类的制度设计和科技手段等发面,可以给用户送专门的分类垃圾袋,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来区分垃圾类型,再在垃圾袋上印上二维码,扫码追溯到户,这样大家就会主动自觉分类。”

还有考生将考题和新冠肺炎疫情相结合作答,来自温州的考生小许提出在疫情联防联控过程中,做好垃圾分类是必要一环,“除了厨余垃圾增量明显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口罩、一次性手套、护目镜等用于个人防护的废弃物明显增多。尤其是像用过的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宜由社区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回收桶,这样才可以大大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多名考生通过他们对考题的回忆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考题一听感觉并不陌生,甚至很生活化,但要回答的好,都要和时事热点紧密结合,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

30个招生专业面向省内招收

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处长厉小军说,近年来考生的质量一年比一年高,知识面也越来越广,逻辑性也越来越强,看得出是平日里积累的成果。而此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结合学校的大商科特色,按照经管类、文法类、理工类、信管类分类测试,分类进行命题,分类安排评委,以便更加精准地选拔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新生。”

2020年,浙江工商大学30个招生专业(类)面向浙江省招收180名三位一体学生,其中经管类50人、文法类50人、理工类40人、信管类40人。涵盖本校所有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日语、应用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

在浙江工商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测试现场,该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王忠华说,今年学校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测试“既是学生的大考,也是学校防疫大考、组织大考。”

与往年不同,今年浙江工商大学“三位一体”调整了综合成绩计算比例。王忠华介绍:学校将综合测试成绩的比例由去年的30%调整至20%,高考成绩由去年的50%增至60%,即入围浙江工商大学三位一体的考生,按“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20%+综合测试成绩×20%+高考总分(折算成满分100分)×60%”计算综合成绩。

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484250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