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大思政课,宛如学生艺术展

来源:小时新闻  字体:

临近期末,走进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廊,恍惚会有一种踏入艺术馆的错觉——栩栩如生的绘画作品,别出心裁的工艺相册……各种艺术作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了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果。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竟然是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学生作品展。

同学们运用绘画、书法、雕塑染织、海报、多媒体、摄影、诗歌等多种形式表达了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线上线下学习思政课

打破课程的单一模式

“把人和故事用影像和文字认真的记录,特别深刻。”来自浙商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小吕说,他们的作品《他们的目光》主要是调研留守儿童的现状,小组4人分别在浙江省内各个县市调研,不但用漫画形式绘画出路线图和当地留守儿童的现状,还写了3000字的调研报告。

作品中有一张漫画让人印象特别深刻,一个短发的小女孩流着泪拿着一张纸,上面写了“爸爸+妈妈=家”,背景一半是淡黄色,一半是淡蓝色。

“这个小女孩是以留守儿童为原型创作出来的卡通形象,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她的父母不在身边,或许好几年才能见上一面,她渴望家的团圆。”小吕说,这幅漫画希望社会形成关注留守儿童的共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模式优化才能实现常态化、长效化。

课堂深入研讨学习,课下认真查找资料,同学们反复讨论琢磨,逐步确立创作切入点,人物和时间渐渐有了生动的质感和温度。

打破课程论文的单一模式!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运用课堂讲授互动+课下实践研究的授课方式,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因材施教,将思政课做成“专业定制”,实践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法等新的思政课教学方法。

“线上线下都能学,还有丰富的实践内容,思政课、学习生活、社会紧密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一学生张舒淇从没想过,印象中有些枯燥的思想政治课会如此“有趣有料吸引人”。  

除了必修的思政课程,在浙江工商大学,还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课说浙江”、“习近平法制思想”通识课和针对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开设《国情教育》课等拓展课程,特别受学生欢迎。接下来,学校将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将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室”,建设“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体验中心”。

做好思政课上的每一个“细节”

全领域、全方位、全覆盖探索创新

近年来,浙江工商大学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制定加强思政课建设的举措,设立思政课题研究专项,建立健全思政课教研工作机制,推动实行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建立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备课机制,发挥思政课建设强校和高水平思政课专家示范带动作用。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李梦云是课程《课说浙江》备课组的组长,他说,“正是这些丰富的课堂设计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后,经常有学生来找我继续探讨。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学生,他不仅喜欢就课堂上介绍的案例进行追问,还会结合个人经历进行深度思考,总是在课后不停地追问,积极与我交流。”

以教师带学生,以骨干带群众。浙商大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聚焦育人主业,健全完善 “育人强师”全员培训计划,从革命圣地延安到革命摇篮井冈山,连续多年在各地举办暑期干部培训班,中层干部、学术骨干、管理骨干、党务骨干和思政课教师接受理想信念教育。

在学生群体中,则注重发挥学生骨干对青年学子的思想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今年上半年,全面启动了“青竹计划”,组建红色宣讲团锻炼团学骨干的基本能力。这项工作把教学相长、人生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金一斌说,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高水平思政为中国特色大学建设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学校从课程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深化改革,只有把思政课上的每一个‘细节’做好,才能将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自然融入心灵,这样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更是精神面貌的变化、眼界胸怀的拓展。”

打造“大商科”金课堂

彰显“红船味”和“浙江味”

在教育部提出“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建设背景下,浙商大打造“大商科”金课堂,发挥丰富的课堂设计经验为人才培养服务,发挥思政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发挥课程思政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辅助作用,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陈寿灿表示,高质量人才培养是办学的基础工程,要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对商科人才的全新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以“经管为主、工商融合、多科交叉、协调发展”的模式创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专业素养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大商科”人才,实现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浙商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逐步拓展思政课程,所开设的每一门公共选修课,几乎都会被学生“秒选”,许多思政课堂一座难求,其中,通识课程《习近平法治思想》首开第一天,课程选报的学生人数就超过800人。

当前,浙商大的思政课教学日益彰显“红船味”和“浙江味”。通识课《课说浙江》的主题是“浙商强国”,教师带领师生走基层、访农户、游红船、进余村,希望通过实践课程,让同学们对浙江历史有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

李梦云作为《课说浙江》教学大纲执笔人,为了使学生能比较系统全面地了浙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发展全貌,增强学生对浙江的认识和了解,她把课堂搬到了浙商博物馆,做一次现场讲解,让学生感受祖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对老师传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原理“真懂、真学、真用”。

与此同时,浙商大把传统思政理论课与学生心理、求职就业相关联,与综合课、专业课的结合,让专业课渗入思政,讲出思政味,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

https://www.thehour.cn/news/334209.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scene=1&clicktime=1577948927&enterid=1577948927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