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2000公里的帮扶,大学生变身英语教师

来源:光明网  字体:

“以s、x、sh、ch结尾的词,复数应该加-es,比如bus的复数是buses……”

每天晚上6点半,浙江工商大学外语学院晚自习室电脑前,50名志愿者直接用手机移动互联网连线,开启一段“爱心云课堂”时光。

尤凯婷是英语专业的大一学生,也是西双版纳支教项目的志愿者,她的学生们,远在2000公里之遥的西双版纳。通过校园网络平台,端坐在大勐龙镇中学的14岁女孩正注视着电脑,学习英语单词,与“英语老师”小尤实时互动。

近两个月来,在浙江工商大学“无问东西云课堂”公益项目组,这样的情境每天都会上演。小尤的“同事们”是200名同样来自浙商大外语学院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为200名西双版纳大勐龙镇中学的学生们提供一对一辅导,搭起了一座跨越2000公里的“云课堂”。

一座跨越2000公里的“云课堂”

项目的发起者是浙商大外语学院的辅导员李豪,今年年初他在云南实地调研后产生了把支教和互联网结合的想法。“大勐龙镇中学师资力量匮乏,学生学习内容单一,更难以接触到英语课外知识。学校今年刚建立了一个50台电脑的网络云教室,并购买了相关设备,学生的集体住校制度也在人数上创造了条件,由于项目推进的迫切性,我打算开启线上支教,先做再说。”

李豪说,云支教是个新奇“玩意儿”,当地学生对此感到陌生又兴奋。从躲避语音通话,仅靠打字交流,到他们主动打开摄像头,双方逐步建立起更亲密的关系。

“刚开始交流都会有困难,由于环境和年龄的差异,会出现没有共同话题的情况,但最重要是让她信任你,等她感兴趣问我的时候就会跟我沟通,一来二往就能够正常的进行。”来自浙商大外国语学院大一学生白豫祥对小朋友的喜爱让他对这次支教充满热情,“除了英语学习之外,更需要做是思维的启发,鼓励他们去学习。”

王玲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提到支教,她十分感动,“小朋友听得很认真,也特别有礼貌,有他那个年纪独有的青涩,一声又一声地称呼我为“老师”,王玲觉得她的身上肩负着很大的责任,“周围很多人都告诉他要走出去看更大的世界,但他依然很迷茫,没有动力,我知道我要带给他更多鼓励与希望,让他期待未来。”

“老师,我英语说的真好!”电脑屏幕前,大勐龙镇中学的学生小华用朴实的话语说着,扑闪明亮的眼睛,高举着自己画的小红花,向千里之外的“老师姐姐”们,表示“感谢”。学校老师也把这段小视频拍下来,让跨越地域的童真之爱保存下来。

志愿者竞选比高考还紧张

随着志愿次数不断增加,不少志愿者纷纷和当地小朋友建立了友谊,周末也经常打开摄像头,聊聊近况,或者补课。相秀容对接的是一位初一女生,十分好学,两人每周都约定了额外的时间补课,一次一小时,比学校固定的时间要多。“我的方法是,先让她读一遍,我再给她分析,分析的过程中,我会结合单词解释和语法知识,然后让她抄到笔记本上,等下一次课再回顾一遍,这样有利于她巩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一个学期下来,她比刚开始进步了不少。”

作为浙江工商大学有史以来最大的志愿者团体,西双版纳志愿队共有200名学生,在正式“上岗”之前,先要通过宣讲会对项目了解大概,再由辅导员,研究生亲自把关面试。

赵方莹来自外语学院,为了在面试中有更好的表现,面试前模拟了多次,最终顺利通过。“大家都是英语专业,英文表达十分流畅,听他们的发言让我有一种高考做卷子的紧张感。”

区别于常规志愿者的低年级化,西双版纳志愿队不仅有选修英语教学的高年级学生,还包括英语专业知识过硬的党员、青峰学员,也有很多经常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星级志愿者。

据了解,西双版纳计划正在不断推进,并获得了公益立项支持。除了线上支教,项目组已经组成一支12人的教研团队会在暑假期间前往实地开展十天的教学和调研,根据当地教材整理完善教案,以求更深化的合作。“爱心,耐心,真心,一直会是我们团队的宗旨。”李豪说。

https://s.cloud.gmw.cn/gmrb/c/2019-06-13/1269798.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