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画什么不是目的关键在于画的过程

来源:钱江晚报  字体:

为了上好这堂“红色设计课”,我前期的确做了一些准备,对上课环节和内容认真做了设计。主要结合教材上第一章到第四章的一些内容,如“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等。这几章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红色主题。在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好红色精神。

我们授课的对象,是00后大学生,和以前的大学生相比,他们接受知识的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以前,即便是照本宣科讲理论,学生也会认真听。现在,几乎所有的思政课老师都遇到了新挑战:如何把课上得鲜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些理论知识,如何才能真正地进入学生的耳朵,从而听进心里去。

这学期我上艺术学院的课,发现学生们都拥有大量的艺术细胞。我想做的,就是把他们身上的艺术细胞转化为我的教学元素,为这门课提供养料,让学生自觉地抬起头来而不是躲在下面玩手机。我设计的这堂课,不单纯是一次设计课、艺术课,而是以学生的画功和艺术理论知识为基础,提炼思政课的元素、凝聚思政课的主题,并最终将这些元素和主题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其实,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画什么,用什么风格画,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完成作品时,会主动地去搜集历史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会有收获。

就整个课程设计而言,我们的思政课教学主题不仅有红色——传承红色记忆;还有绿色——建设美丽中国。在后期,我们还会推出一个用画表现美丽中国的专题,学生可以画自己美丽的家乡、祖国大好河山,也可以画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知名人物和先锋人物及其事迹,画出中国的改革好故事。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化教研部党支部书记、副主任 于希勇

http://qjwb.zjol.com.cn/html/2019-03/29/content_3755432.htm?div=-1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