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支付方式会是什么样的?基于用户关系的支付和理财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形态?这些未来设计畅想的答案,都出现在昨天举行的蚂蚁金服和浙江工商大学共同发起的“4th蚂蚁创想设计研习营”活动上。
今年,苹果支付成为很多果粉热议的话题,其实早在2012年,蚂蚁创想设计研习营的学员们就已提出了类似的概念。
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助理赵侃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蚂蚁金服就将学生设计的作品全部买下作为智囊储备,“我们想给学生的创业铺路,不是让学生为了争名次去设计这些作品。”
今年浙江工商大学的参赛作品中,有一款名为“来聚”的APP,其灵感源于当今在校学生与父母之间情感缺失的问题。这款软件能将学生的父母以虚拟的形式,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体验自己的生活,从而拉近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本次参赛的30多件作品中,还有来自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中日两国在支付方式和互联网金融理财方面的差异,设计出更符合时代潮流的作品。”赵侃说。
最终,由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学生设计的“微薄之力——购物既是传达”获得了一等奖,出自浙江工商大学的“来聚”和“我花钱了”,及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设计的“儿童理财小管家”获得了二等奖。
据悉,4th蚂蚁创想设计研习营是蚂蚁金服集团开展的最为核心校企合作项目之一,自2012年来,每届研习营中都会针对当年最具前瞻性的“互联网支付与金融”热点进行主题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6-05/29/content_581674.htm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