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印象里,老师总是十分威严的。而今,在学生的面前,老师也可搞怪,也可麻辣,放下架子,和学生们同悲喜、共成长,才能成为学生心中不灭的“男神”和“女神”。
近日,浙江工商大学举行了一场“十佳教师”评选,由学生作为评委,投票推选优秀教师站上决赛舞台,展示“独特”的一课。他们有点风趣、有点优雅、有点朴实。最终,经现场投票,十位老师获得“十佳教师”称号。
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麻辣老师那些事儿。
全能“男神”教师
课程教学各有妙招
首先上场的是金融学院的马丹老师,他被学生们称为“男神”。他自嘲说:“如果我是男神,就是秋裤男神,因为我来自北方,到现在还没脱秋裤呢。”听他一逗,现场哈哈大笑。
马丹上课有自己的一套,他将枯燥的课程演绎成有趣的话剧,将复杂的专业表述转换成通俗的语言。此外,他还是个暖男,每天都办公室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当刚果来的留学生遇上经济困难时,他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马丹说,他最大的愿望不是成为男神,而是把学生培养成令他崇拜的人。
高大帅气的季敏老师来自信息学院,是浙江工商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学生对他的评价是,“风骚的走位,幽默的语言”,在他的课上“低头族”不复存在。
“季老师太幽默了,他经常会用趣味的流行语来讲解专业知识,可以说是通俗易懂。而且,上课时他还会在中间穿插些游戏。在他的课堂上,几乎没人会开小差。”来自信息学院的学生小姚说。
他在教学、科研上样样拿手,除了是同学们眼中的全能型选手外,也是好丈夫、好爸爸。视频中,他女儿甜甜地喊着“爸爸加油!”,把在场学生都萌化了。
人文学院柴可辅老师有“吉他抒情小王子”、“哲学男神”的称号。一上场,台下的学生就狂呼他名字。
哲学系毕业的柴可辅,自学吉他,将音乐与哲学相结合,经常在教室休息室里弹着吉他、和同学们谈论哲学问题。在同学们眼中,他一点都不输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逍遥学派”。
学生好像自己的孩子
开启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
“张妈妈”、“花姐”、“母后”都是学生们给艺术学院张捷老师的爱称,但学生更喜欢叫她张妈妈。
张捷当辅导员多年,她认为辅导员的职责就是育人,用爱去守护爱。为了胜任辅导员职位,她对学生承诺,心理咨询24小时在线。平日她经常喊学生回家吃饭,默默帮学生充话费,还是个为学生“终身大事”操心的“媒婆”。
决赛进行到一半,公管学院的严霄云老师拿着两个大包赶到现场,此时,他刚刚上完课。
严霄云说这是他平时就是上课的状态,他指着一个包说:“我原先的一个包破得不成样子,同学们看不下去了,就给我买了个新的。”他还收到了毕业学生寄给他的喜宴请帖,开玩笑说:“当然我带上红包去了。”
学生是日语学院朱琼薇老师的动力,毕业于日本知名大学的她,拒绝多家日企的邀请,回国教书,她觉得这是最正确的决定。许多刚开始学日语的学生因为学不好日语而沮丧,在她的鼓励和教导下,各个学生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在本次评选中,朱琼薇获得“最佳人气教师”称号。
在同学们眼中,信电学院的潘洪明老师就像“爸爸”,常常陪着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做到十点多。虽然年纪不轻,却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
外语学院薛春霞老师,21岁就走上讲台,二十多年和同学们一起成长,与许多毕业数年的学生成为朋友。而她认为同学们不能单凭“亲近感”去判断一个老师是否优秀,专业知识是一名优秀老师的基础。
15岁就考上北大的杭商院丁嘉华老师被同学们称为“小丁丁”,讲微积分课从来不用PPT,脱稿演讲却思路清晰;法学院的吴荣金老师上课很有感染力,他认为要教给学生实用的技能,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受用。“如果所授知识没用,就对不起学生和家长。”
http://qjwb.zjol.com.cn/html/2015-05/19/content_3047712.htm?div=-1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