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浙商大杭州商学院推进公寓文化建设侧记

来源:浙江教育报  作者:王汝菲  字体:

整面墙的书架、宜家风桌椅、粉紫沙发靠枕、照片墙、花卉绿植……这可不是咖啡厅,而是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女生公寓的一楼大厅。这间公寓的主题是“我家客厅”,而男生公寓大厅主题则为“我家书房”。今年该校桐庐新校区迎来了首批2000名新生,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舒心的环境,学院突破传统公寓单一功能属性,打造了复合型综合性公寓。

2013年我省全面推行高校文明寝室建设,“刘希平厅长在省高校寝室卫生和文明建设工作现场会上强调,高校育人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也表现在整个校园环境上,而在诸多校园环境因素中,寝室环境对一个学生的影响可能更为直接具体。”杭商院党委副书记严毛新说,为了响应这一号召,杭商学院把推进校园公寓建设作为推进校园文明建设的一个抓手,通过为公寓添置的各项功能,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弘扬大学生精神文明风貌。

拾级而上,吊兰和书画点饰了学生公寓的楼道,每层中间30多平的公共空间设有形式多样的主题。“成长导师聊聊吧”“棋艺比比吧”“畅享书海读读吧”“我家厨房烘焙吧”“跟我一起运动吧”等等,学生们在微信朋友圈中晒出公寓的“幸福”生活时,引来了无数羡慕的眼光。“健身房、乒乓球室就在公寓楼内,足不出户也能可锻炼身体。”学生费珺霞说,这样的公共活动空间,把学生们从电脑和手机前拉了出来,“和同学的交流明显增多了,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扩大了交往圈子。”

为了方便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杭商院在公寓内还设立了党建工作站。每层楼建有一个,以10个寝室为一个单位,下设6个党员责任区。这学期各党建工作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棋艺交流”“DIY烘焙大赛”“苗条淑女爱瑜伽”等活动都聚拢了很高的人气,瑜伽班、健身操班刚一推出就有300多人报名,每次参加与围棋老师切磋交流的学生也达三四十人。

每个公寓大厅的敞开式书架陈列了约2000册图书。“想看书,寝室楼下即可借阅,非常方便。就是去洗衣房等衣服洗好的空隙就可以坐下来读上一段。”学生黄宏冶笑言,每天进进出出,都能感受到书香,被熏陶得越来越喜欢读书了。

公寓推行“诚信借书”的原则,自助借阅,自助还书,期限一周,可以续借。这是杭商院社区“诚信五件套”之一,其它还有诚信货架、诚信打印机、诚信雨伞和诚信中转站。

由于校内打印店关门较早,学生们向学院申请在公寓设立打印便利点,一拍即合,经商议,定位为自助诚信打印。“刚开张一周就收了800余元,与耗费的纸张吻合。”负责该项活动的学生张曾慧介绍,收入除了用于购买耗材、纸张,其余的都将用来做公益活动。

而坐落在公寓一隅的“诚信中转站”,地方不大但作用不小。有了它,捡到东西放在这里,丢了东西来这寻找,成了不少杭商学子的自觉行动。到目前为止,200余件物品找到了主人。同时,这还是一个二手物品置换的中转站,学院倡导的是“旧物易主珍如宝”,以此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

在杭商学子的幸福生活里,还少不了经常与他们一起“喝茶聊天”的班主任。“桐庐校区环境单一,新生没有高年级同学交流,教师也多为走教制,所以特别在院内招聘社区班主任。”严毛新介绍,每位社区班主任负责五六个寝室,为给师生交流创造良好条件,每幢楼还设有“成长导师室”,布置温馨舒适,茶、咖啡免费供应,全天开放。

“以前课间经常有学生找我聊,现在下课都忙着看手机。”班主任王淑贤说,加之老师住得离学校远,师生交流的太少了,而现在情况不同了。许多学生会主动给她打电话想约着去“导师室”聊一聊,而她也一有时间就往公寓跑,组织学生们包饺子、打篮球,师生关系比以前亲近了很多。“学院鼓励师生面对面交流的做法非常有必要,我理想的师生关系就是这样。”

“高校公寓不仅是学生休息的场所,还是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园地和获取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窗口,功能应该尽量丰富化。”严毛新说,学院办公楼布置可以简单,但学生公寓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需要增加投入。今后他们还将继续探索推进公寓社区化更好的方式,把社区化管理做得更细更实,以培育良好的、优化的、和谐的社区生态,让学生“住得好,学得好”。

 http://www.zjjyb.cn/jyb/gjjw/10425.html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