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校友回母校分享创业的奋斗故事

来源:新浪网  作者:黄逸橙  字体:

毕业3年,换了4家单位,从浙江省旅游局的微博小编到咖啡事业合伙人;从月薪3000元,到现在的创业者。“我身上的标签一直在变,可是我是浙江工商大学校友的这个标签永远不会变。”

近日,浙商大“商大校友论坛”系列活动,邀请校友返校与学弟学妹们分享成长故事。2012届法学专业毕业生徐金波,与学生们分享了他不断改变“标签”,追逐梦想的奋斗故事。

始终要做引领潮流的人

徐金波讲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班里同学给我取了‘癞蛤蟆’的外号。我不生气,反而想要强大自己,改变这个‘标签’。”

高中时,为母校鄞州高级中学拍了一部宣传片《鄞高故事》,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进入浙商大,创办了“JOB工作室”,为学校各种活动拍照,利用人人网推广,“JOB工作室”成为当时浙商大最火的学生工作室之一。徐金波回忆到:“那时我可以很牛地说,你随便校园里问十个人,都会知道‘JOB工作室’,都会知道徐金波。”

2012年,徐金波毕业,进入浙江省旅游局工作。每天7点上班,晚上11点才下班,很快成为了新媒体主管。

“那时微博正火,微信刚出,没人愿意做微信。我就做了较早吃螃蟹的人。”“折腾”了一年,“浙江旅游”的微信公众账号的粉丝量达到36万,被腾讯大浙网评为“十大微信之首”。

2013年到,徐金波到腾讯公司工作,担任腾讯大浙网微信首席运营官。2014年,他又到浙报集团工作,担任浙报传媒高级产品经理,被新浪网评为“浙江十大传媒人”。

从摄影爱好者到新媒体弄潮儿,“我转换了角色,但始终要做引领潮流的人,努力迎来人生更多的东西。徐金波说。

创业是一种心态

受到宁波颐高集团的赏识,获得千万投资,2015年,徐金波成为某咖啡馆的合伙人,开始创业。

“我们的咖啡馆是一个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咖啡馆,传播靠的不是经济圈,而是互联网。”徐金波介绍说,“互联网传播,比如微博、微信,许多投资人或有梦想的年轻人都会来喝一杯‘创业咖啡’,还有人从北京赶来的。喝一杯咖啡,受到的启发或许会改变一生。”

徐金波说,愿意为学弟学妹的创业梦想买单。他想把“咖啡馆”开到浙商大来,集合下沙有梦想的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

有同学迷茫于今后是创业还是就业,询问徐金波的意见。徐金波说,创业是一种心态,在某个单位工作也是一种经验、人脉的累积,不能界定为“不在创业”。想要创业,首先要提升自己实力,就要经常做“分外”的事,把自己变成一个爱打交道的人。其次要有“出其不意”的想法,寻找生活中让你不舒服的事,不要被禁锢,不要放弃努力,勇于改变它。“30岁之前的青春是最宝贵的,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事上,要多学习,一技之长会让别人认识你。希望同学们有一颗创业的心。”

 

http://zj.sina.com.cn/edu/dzyx/2015-05-13/143123918.html?qq-pf-to=pcqq.c2c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