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环境育人”新格局

来源:浙江教育报  字体: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  蒋承勇

在网络技术被广泛运用的当今时代,大学生把大量时间消耗在了网络上,由此,高校思政、育人不可回避地遭遇了新挑战,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政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向网络延伸,把新媒体作为服务师生、亲近师生、赢得师生的新手段、新平台,从而形成包括传统与创新、现实与虚拟在内的“全环境育人”新格局。近年来,浙江工商大学在这方面作了初步探索。

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确保网络新媒体的有序运行

加强网络新媒体工作体制建设。学校较早成立了网络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网络新媒体建设的规划和领导,明确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二级学院在新媒体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在学校宣传部设立网络宣传科,落实专人,强化管理,确保网络思想教育的组织有力、保障到位。

注重网络新媒体工作机制建设。学校先后制定10多项管理制度,确保新媒体运行规范有序。学校重视网络新媒体应用研究。坚持做到“三个结合”:正面宣传引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课主渠道和新媒体利用相结合、传统继承和理念创新相结合。

二、依托网络新媒体应用平台,进一步发挥思想教育引导功能

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学校形成以门户网站为主体,曙光网、廉政文化网、网上党校、网上团校、“寻找身边的感动”专题网等为支撑的网络思想教育主平台。

创建大学生成长导航平台。为了拓展、创新其服务渠道与方式,我们先后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心理梦工场”网络论坛、“商大心理”微信平台,通过网络展开师生心理咨询服务。

建立舆情信息观察平台。打造微博微信多层次集团化平台。目前学校形成以官方微博、微信为核心,校内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学生组织为支撑的微博、微信集群。各账号定位明确,并建立互动联系。去年11月,学校推出全国高校首家微信校务大厅,即时、便捷地为师生提供信息服务,受到广泛欢迎。

三、加强培养指导,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实践育人功能

培养了一支素质优良的新媒体管理队伍,锻炼了一支相对稳定的技术开发队伍。通过多年实践,学校培养了一批以青年教师和学生为骨干的网络管理队伍和网上评论员队伍。新媒体也成为展示和培养学生才能的舞台,同时催生出一批创业先锋。

http://www.zjjyb.cn/jyb/zhxw/10250.html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