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renwu.youth.cn/qnsh/201412/t20141230_6374290.htm 中国青年网
“是学院的帮助使我走出自卑的个人世界,融入温暖的大集体;是你们的关爱,让我重新插上梦想的翅膀;是你们的无私帮助,才使我得以憧憬未来!” 浙江工商大学信息学院安全12级的吴同学说。
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的意识,预防和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优化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浙江工商大学信息学院心理辅导站一直以来的工作宗旨。2014年,信息学院全体上下一心,加强协调与合作,充分发挥教师、辅导员、学生的整体力量,建立长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模式,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打造温暖人心的“心理之家”
自2008年成立心理辅导站以来,信息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由分党委副书记许金根老师亲自指导工作,学院全体辅导员积极参与,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从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心理辅导站的定位,以及辅导站成员的职责和义务。为了做好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工作,学院还通过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三组教师和心理委员、班助、党员“小先生”三支队伍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其中党员“小先生”是由高年级中的优秀党员担任,作为新生班级的“小先生”,对新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深入新生大学适应阶段的方方面面,及时掌握大一学生因新入学而引起的心理变动。为了拓宽心理工作的覆盖面,变被动处理各种心理问题为主动发现、引导及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加强心理知识宣传。本学期信息学院还成立了由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工作阵地——“心理之家”。家庭成员由学院各班心理委员组成,由学院辅导员担任“家长”。开展了参观心理梦工厂的任务,并坚持两周一汇报、两周一交流的活动,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学生的心理动向。
心理普查与访谈等传统工作有序深化开展
2014年信息学院所有新生(包括研究生)全部参加了心理普查,心理普查覆盖率100%。经测试,88位同学被列入一类筛查名单。学院及时把有问题学生列为重点访谈对象,要求辅导员密切关注相关情况,并从11月到12月,辅导站老师利用周末或中午休息时间找学生进行了约谈,进一步了解情况。排查后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告知家长心理测试结果及约谈结果。
2014年学院于3月和9月,分别开展了两次关于学生基本情况的全面排查,对需要关注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同时要求各辅导员定期汇报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档案信息进行及时更新。
学院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团队辅导等形式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的心态。下半年开展的“E路阳光,青春绽放”三走系列活动由"健美青春--日常锻炼"、“飞扬青春--运动比赛”、"蓬勃青春--团体辅导"等组成,倡导“三好”:“青春好身体、青春好习惯、青春好精神”;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振精气神,身心健康,青春阳光。
融关爱于平常,润物细无声
心理工作是一项润物无声的工作,功在平时,爱在细微。心理委员处在班级心理工作的第一战线,是将心理关怀融入同学的学习、生活的重要枢纽。信息学院在日常开展有多项心理关爱工作。各班开展“发短信 爱同学”活动,各班心理委员统计班级同学的生日信息,在同学生日当天以信息学院心理之家的名义发送祝福短信。发送短信这一小小的举措,正如家人的爱,润物细无声,目前收到了良好的反响。在新生班级还设立了“心理晴雨表”,心理委员每两周上报班级心理状况,并召开例会,及时发现、商讨问题解决对策。信息学院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打造“家”的氛围,营造亲密无间的良好氛围。班级这个群体对于学生实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育学生要从建设班级入手,以大集体的带动小个体,实现群体性的发展。
信息学院对学习困难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格外关注,制定相关制度,并针对这两个群体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学院制定了《信息学院学业困难学生教育督促工作流程》,学院领导和辅导员与所有被出具学业警告和退学警告书的同学进行谈话,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提高自制力,战胜困难;成立了“学辅团”,11月,以学院举办了“关爱E家,微心愿,我来圆”助力学习活动,由成绩优秀的高年级同学为存在学业困难的低年级学生进行课业的辅导,通过帮助其度过学业困难,减轻心理压力。对于家庭经济存在困难的学生,信息学院悉心呵护着他们敏感的心灵,极为注意保护学生隐私,在物质上给予帮助的同时,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学院领导非常关心困难学生,分党委书记王勋、副书记许金根等领导在新生入学以及各重要节日对特困生进行慰问;本学期,在这些经济困难同学中涌现出一批自立自强的典型,被评为信息学院的“励志之星”,并有3名同学在学校的“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中荣获二等奖。一位同学说:“学院对我们关心备至、体贴入微,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 更给了我们心灵无限的支持和慰藉,使我们走出自卑的个人世界,融入温暖的大集体中”。
从常立志到立长志,传递正能量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志则没有目标,没有目标修身就成了无源之水。大学的第一要义在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的起点是立志。为了进一步引导大一新生合理自我定位、理性思考未来、有效规划人生,走过四年无悔青春,2014年10月中旬我院面向14级新生组织了“给四年后自己的一封信”的“立志”活动。大一新生班同学们每人都认真在信纸上郑重地写下了自己对大学四年的期许与期望,信件悉数由我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代为保管,待四年毕业后再返还给同学们。通过此次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自己的认识,深化了对未来的思考,明确了自己的志向。常立志易,立长志难,于是信息学院进一步开展了“励志”活动,在周末晚上组织同学们观看励志影片并进行讨论。同学们通过感受影片中人物的命运,反观自我,思考人生,传递正能量,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一改以往灌输式的思想教育,使心理辅导更易深入人心。
信息学院心理辅导工作经过传统工作的继续深化以及模式的创新改革,提高了心理工作服务学生发展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显著增强,心理工作层面得到拓展,形式内容多元化,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得到了及时关注和有效处置。信息学院将进一步探索改进工作机制,使学院的心理教育工作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更有成效。
信息学院琚春华院长寄语:“IT浪潮给我们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浪潮背后是人的意识创新,希望阅读此书后,对你有更多启迪。做一个网络经济时代的弄潮儿。”
“学辅团”对学习困难同学进行辅导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