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初夏的江南正值梅雨季节,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浙江工商大学杭商院的志愿者们开启了他们新的征程。
据志愿者张雯雯介绍,今年是学院志愿者开展支教活动的第十个年头,同时还开辟了桐庐基地,形成了丽水和桐庐两地支教的新局面。
丽水支教,这是在每个杭商人都梦寐以求的暑期生活;朝阳行动,寻梦桐庐,今年也将带着梦想谱写新篇。
大巴车行驶在山路上,志愿者心中早已浮现出那些稚嫩而又熟悉的面孔,载着青春的奉献和憧憬,他们再出发!
支教十年 再谱新篇章
据介绍,今年是支教开展的第十个年头。2005年至今,学院共派出志愿者500余人,有1700多个留守儿童从中受益。今年,这些数据又将会被刷新。
“丽水已经做到第十年了,我们能坚持下来最重要的,就是‘传承’,我们需要继承的就是学长学姐们对孩子们的这份纯粹和热情。十年了,这对丽水支教团队来说也会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需要思考的会更多。”志愿者王权如是说。
十年来,很多小孩子都已长大,甚至有人成为了志愿者中的一员。 “我碰到过这样一个学生,第一次支教她是我们的支教对象。去年她又跟随团队,作为志愿者回到家乡。能有这样的影响力的确在我意料之外让我十分感动,因为我们的努力影响了她,使奉献成为了她的信念”,杭商院党委副书记严毛新对记者说。
相对十年的丽水支教,朝阳行动在桐庐的暑期夏令营却是第一年。2008年,叶晶开创了“蒲公英计划”,后改名为“朝阳行动”。此前一直在杭州开展活动,今年,团队在桐庐县凤川街道翙岗村开辟了新基地,由此也转站新基地开展工作。
带队人沈玮雅表示:“凤川镇是留守儿童重镇,有着十年支教经验的我们要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大学的温暖。对此我们做了很多准备,而因为是第一年,我们在准备时也更加谨慎和充分。”
前期招募精挑细选
每年“丽水支教”和“朝阳行动”的招募都是杭商院学生的一大关注点。据介绍,今年也不例外,两个团队共报名350余人,但由于团队总共只需要约40人,对志愿者的筛选变得格外严格。
丽水支教的负责人张雯雯也无奈地说:“我们很感谢大家的支持和信任,其实,与往年相比,因为今年丽水是第十年、朝阳是第一年去桐庐,所以在名额上是有所增加的,但我们还是要保证团队的质量,所以还是有很多同学不能加入我们。”
策划、表达、文笔、才艺,甚至谈吐、穿着……这些都是进行筛选的标准。“我们找的不仅是能力突出的人,更是适合我们团队的人。我们如果想要带给别人温暖,那么我们的团队必须也是充满温暖的。”朝阳行动负责人陈超杰如是说。
已经通过选拔的陈宣聪告诉记者:“我可是策划修改了N遍,外加唱了一首歌才进入团队的,可真不容易啊。”
杭商院团委副书记赵干也多次强调志愿者形象:“大家出去是去吃苦的,所以吃不了苦的人不能要。更重要的是你们在外面,代表的不是一个实践团,也不是杭商院,而是整个大学生群体,所以必须管理好自己的形象,要做到文明有礼、穿着得体。”
策划活动精益求精
不管是“丽水支教”,还是“朝阳行动”,在活动前期都会有一个漫长的准备过程,志愿者也坦言道:“这个准备过程比实际支教时间都要来的长。”
两个团队都将进行为期十五天的支教,除了第一天的开班仪式和最后一天的结业典礼,每天的安排都是上午上课以及作业辅导,下午开展主题活动。如此,每个团队成员都要在备课的基础上负责一个下午的主题活动。
朝阳行动志愿者沈玮雅说:“对于备课,我们给团队成员的要求是准备实用性、趣味性的课堂内容。也许我们的教学水平没有专业老师那么高,但我们是一群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我们能给孩子们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我主题活动的策划从形成方案至今,大改有3次,小改那就数也数不清了。我们所有人会在一个教室里待一整天,讨论策划、修改策划,每天都是如此,直到出发那一天”,朝阳行动志愿者汤苏剑这样告诉记者。
据悉,杭商院志愿者开展的支教活动不仅在学校受到追捧,在社会上也颇有好名。杭州市灵隐街道东山弄社区的老党员们,从2006年开始就通过愿者们与丽水庆元当地的贫困儿童构建起了结对关系。社区余书记说:“志愿者们做事很踏实,很让我们放心,我们把结对帮扶的钱直接交给他们,我们也很放心。”此外,不少企业也纷纷出资出力,以支持志愿者的支教活动。
记者也了解到,今年的“朝阳行动”还得到了桐庐县共青团委以及凤川街道的大力支持,在开班仪式中,凤川街道派代表出席了仪式。http://edu.gmw.cn/2014-07/04/content_11845389.htm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