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师生热议全国两会

来源:党委宣传部  字体: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分别于5月22日、5月21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浙江工商大学师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学习强国”等形式积极收听收看开幕盛况,关注“两会”动态,学习“两会”精神,热议“两会”方案,反响热烈。

公共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浙江省“五个一批”人才汪锦军教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尽管篇幅不长,但干货满满。报告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清晰阐明我们的制度优势和主要挑战。全国人民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众志成城,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为经济社会全面复工复产赢得宝贵的时间,再一次展现了我国在处理重大危机中的制度优势。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报告涉及大量民生内容。面对国内外各种挑战,我相信只要在党和国家的统筹推进下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我们一定能迎难而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有责任在国内外一系列环境变化下,扎根中国大地,做好中国“四个自信”的研究和阐释工作,助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人文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郑晓东教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39次提到“就业”,再次把保就业、稳就业排在“六保”“六稳”的首位,强调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凸显了民生关切和为民情怀。报告要求“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对高校完善和创新就业指导服务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要深入挖掘校企合作基地、校友企业、定向招聘大户等优势资源,通过深度合作、精准对接、重点推荐等方式促成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数量双提升;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渠道,选拔和培育优质创业项目,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链式精细化孵化体系,促进大学生互联网创业。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梦云教授:

2020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全国“两会”顺利召开,承载着万众期待,肩负着重大使命,意义深远而重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一系列顶层设计和精心安排,回应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以及面临的风险挑战,体现了党和政府“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立场和原则,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作为一名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师,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积极挖掘抗疫中的思政元素,传递青春正能量,厚植学生爱国情怀,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朱建农副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将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民法典的制定是关系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事件,是关系十四亿中国人切身利益的重大法制建设。民法典的颁布必将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民法典的编纂工作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但因历史原因,民法典的制定始终未能完成。上世纪80年代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并逐步走向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推动了我国民法立法的发展。在陆续颁布继承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和民法总则,以及修改婚姻法的基础上,民法典的制定便成为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事。可以说,民法典的制定是经济改革、政治民主、社会进步和法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民法典将为社会生活勾画出基本的制度架构,保障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期待中国民法典真正成为世界民法立法史上一块新的里程碑。作为法学教育工作者和法律实务工作者,我为此感到欣喜和骄傲。

团委书记郑晓春:

在认真学习了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报告后,最深的体会就是党和政府至始至终坚持的人民立场。为了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总理说“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因为党和国家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面前中国政府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下个阶段,保就业是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一名高校共青团干部,将重点针对“建档立卡”经济困难毕业生深入推进团中央“千校万岗”精准就业帮扶行动,组织全校团干部深入基层一线,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形式,切实助力“保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

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敏辉:

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要求,这是党中央对于全国人民的郑重承诺。过去的五个月,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的统筹推进,我们见证了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对于人民生命权和发展权的至高重视。对于承载直接育人使命的学生工作者来说,我们的“两手抓、两手硬”就是一手抓疫情常态防控不松懈,一手抓学生成长成才不停歇,我们要将爱国报国热情融入学生血脉,做足“最后一公里”的功课,助力学生在考研和就业征途上,将才情抒写现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党委副书记牛翔:

“两会”的召开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今年的“两会”更加具有特殊意义。当前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我国的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我国的社会制度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中国之治”被国际社会广泛赞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教育系统深入实施“奋进之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的重要一年。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泰隆金融学院学办主任张明飞: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双一流”建设成为教育领域的工作重点。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立德树人是根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感到振奋和欣慰,也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要清楚认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徐双燕:

今年的两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特殊背景下召开,是提士气、振信心的大会。作为一名2020届毕业班辅导员,要充分掌握高校和属地政府的就业服务政策,深刻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以实现每一位应届毕业生更高效、更高质量的就业。将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地落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上,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校研究生会主席、马克思主义学院马硕18研 沈秋婷:

艰苦卓绝的全民抗“疫”落下帷幕,两会时间随之到来,今年的两会注定承载更大的意义和更多的期待。14亿人口的大国,以“最快速度、最佳成效”打赢了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彰显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凸显了大国担当,展示了大国风范。《政府工作报告》始终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凸显我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定立场。作为时代的后浪,我们更应砥砺奋进,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打造好新时代青年这张金名片。

校学生会主席、人文与传播学院广告1701班 吴才应博:

决胜之年,当有担当之志;攻坚之际,更需磅礴力量。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实在,部署工作求真务实,字里行间体现着深厚的为民情怀,让我对我们国家接下来一年的发展充满信心,对未来更加自信。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作为中国青年一代,我们也应撸起袖子加油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旅游1601 王柯心:

习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共产党员的“靠谱”。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积极践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燃烧青春激情。

财务与会计学院国会1601班 潘佳杰:

在今年的两会中,政府从实际出发作出不提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一万亿元、发行一万亿元特别国债的安排。这些资金将直达基层,用于保障就业、民生和市场主体。这样的谋划,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发展问题上具有强大智慧和耐性的体现,更说明了中央的每一个决策部署都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我们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一名毕业生我将在实践中锤炼自我,“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校青峰人才学院学员、统计学院经统1702 邵中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词:第一个是“生命”,政协开幕会和人代会开幕都设置了默哀环节,这是对逝者的缅怀,更是对生命的尊重。第二个是“生产”,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加快推进复工复产。第三个是“民生”,尽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总体篇幅有所缩短,但对民生的关注丝毫不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我们要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