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决赛在杭圆满落幕

来源:浙江在线  字体:

浙江在线杭州8月25日讯(记者 吴俏婧 通讯员 林晓莹)8月22日至24日,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浙江省赛决赛在浙江工商大学举行。经过省复赛网评专家的严格评审,共有428个项目入选,进入此次省决赛。经过省复赛网评专家的严格评审,共有428个项目入选,进入此次省决赛。其中,高教主赛道214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61个,职教赛道60个,国际赛道73个,萌芽赛道20个。按项目类别及数量,共分成18个小组进行竞赛。

与往届大赛不同,本次省决赛充分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与浙江省作为数字经济大省的优势,协同阿里巴巴等数字化社会力量,为云路演的全过程提供数字化在线平台支撑,并首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评审,充分融合协同云路演与赛事系统,结合互联网+大赛比赛场景,布置从选手转场等待开始到身份验证,再到路演、答辩、专家评审、评分公式的云赛场,让评委与选手通过屏幕实时互动。

其中,主评审端设在浙江工商大学,国际赛道非洲专场及普通赛分别设在浙江师范大学和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由专家评委集中进行分组评审;展示端设在各参赛项目所在高校,参赛团队通过智慧双创一体机等设备,集中在各自学校完成线上展示与答辩。

根据赛事规则,各参赛项目团队围绕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等进行阐述,并回答由投资人(企业)专家和高校专家组成的评委组的提问。同时,为提高大赛对广大高校师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五强争夺赛还依托钉钉圈子和群直播功能,在浙江省赛圈子内组织了全省高校师生进行了直播观摩。

据了解,在全省高校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省赛的影响力更大、覆盖面更广,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全省共有来自128所高校、28,528项207,908位大学生参赛,同时还吸引了中职作品及萌芽赛道优秀作品的参赛。今年,全省高校参赛率达到18.85%,参赛规模和参赛率均创历史新高!

本届竞赛还专门设立了国际赛道,其中国际赛道普通赛共收到22所高校的274个项目,参赛外国留学生来自67个国家,共计568人次。国际赛道非洲专场共收到来自15个高校(其中浙江省12个,国外非洲高校3个)的195个项目(其中国外非洲高校共3个项目),共吸引了来自61个(不包括中国)国家和地区的444名学生参加,其中非洲国家共43个(非洲国家共54个),覆盖率达到79.63%。

在决赛现场,记者见到了进入13强的浙江工商大学参赛团队。他们的参赛作品是用于治疗脂肪肝的纳米蚬晶研究。“我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了一款可以叫板国际同类产品的保健品。”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研三学生余兆硕满怀信心地与团队成员做最后的准备。他说,他们这次把即将产业化生产的产品也带来了,一款护肝汤包、一款护肝含片。“国内有一家药企已经成为了我们项目的合作方,相关的产品效果试验等都已完成,并通过相关部门的认定了。”

护肝的保健品市场上并不少见,国外同类产品也很多,余兆硕对于这样的竞争却信心满满。“这是我整个大学7年的研究成果,纯中药成份、纳米级晶体可以精准地靶向到达肝部,因此可以做到服务剂量小却易为人体吸收,与市场上同类产品不同。在前期谈合作时,药企本来也不看好。但是,他们的负责人在试用了之后主动来联系,并最终达成了合作意向。”

余兆硕说,他是花了三年的时间,才将《本草纲目》中提到的“蚬汤,解酒毒,归肝经”变成了产品,并且通过不断完善提纯,找到了效用最大化的方法。“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执着,那是因为父亲为肝病困扰,想用也相信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够改变现状。”

“竞争激烈,特点明显”,浙江工商大学创业学院院长江辛介绍,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中体现的科技导向很明显,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等均与我省产业升级的方向吻合,而且参与红旅赛道的学生团队在帮助52个贫困县脱贫的项目中也纷纷用了科技手段。最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决赛中表现出色的高校团队项目,基本上体现了各高校本身的强势、优势专业特点。像浙工大的制药项目,浙商大的环保、食品类项目,浙师大的教育类项目等。“专创融合的密切,能够引导学生专注于发挥所学所长、能够强化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服务于社会经济产业的意识。”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国际赛道分别决出了68、20、20、40个金奖项目。同时,还设大赛“高校先进集体”15个、“优秀组织奖”20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高校集体奖 5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优秀组织奖5个和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若干名等。

http://edu.zjol.com.cn/jyjsb/gx/202008/t20200825_12247428_ext.shtml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浙商大微信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